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受热面的无损检测方法 | 第13-18页 |
1.2.1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 | 第14-16页 |
1.2.2 无损检测新方法 | 第16-18页 |
1.3 LIBS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1.4 LIBS在金属材料领域及基体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9-28页 |
1.4.1 LIBS在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2 LIBS基体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1.5 本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1.5.1 本文的课题来源 | 第28-29页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LIBS原理及受热面材料的失效机理 | 第31-48页 |
2.1 LIBS的原理及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 | 第31-39页 |
2.1.1 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 | 第31-33页 |
2.1.2 等离子体的辐射机制 | 第33-34页 |
2.1.3 等离子体的物理特性 | 第34-39页 |
2.2 LIBS实验台架 | 第39-40页 |
2.3 受热面材料的特性及失效机理 | 第40-47页 |
2.3.1 12Cr1MoV钢的特性及失效机理 | 第40-42页 |
2.3.2 T91钢的特性及失效机理 | 第42-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受热面材料等离子时间演化特性研究 | 第48-63页 |
3.1 不同金相组织 12Cr1MoV样品制备及实验介绍 | 第48-50页 |
3.2 不同金相组织 12Cr1MoV的等离子体时间演化特性研究 | 第50-56页 |
3.2.1 特征谱线 | 第50-51页 |
3.2.2 元素的离子线和原子线演化特性 | 第51-53页 |
3.2.3 不同金相组织样品的等离子体演化特性 | 第53-56页 |
3.3 不同碳化物颗粒T91样品的制备和实验介绍 | 第56-58页 |
3.4 不同碳化物颗粒T91的等离子体时间演化特性研究 | 第58-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不同抗拉强度T91的等离体特性研究 | 第63-71页 |
4.1 不同抗拉强度T91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 第63-64页 |
4.2 PCA分析方法区分不同抗拉强度T91 | 第64-67页 |
4.3 光谱特性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联性 | 第67-70页 |
4.3.1 谱线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关联性 | 第68-69页 |
4.3.2 离子线原子线强度比与抗拉强度的关联性 | 第69-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不同老化等级T91的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 第71-89页 |
5.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 第71-75页 |
5.2 光谱特性分析 | 第75-81页 |
5.2.1 谱线强度分析 | 第77-79页 |
5.2.2 等离子体温度分析 | 第79-81页 |
5.2.3 电子密度分析 | 第81页 |
5.3 光谱特性与老化等级之间的关联性 | 第81-88页 |
5.3.1 离子线原子线强度比与老化等级的关联性 | 第82-84页 |
5.3.2 合金元素基体元素强度比与老化等级、硬度的关联性 | 第84-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研究结论 | 第89-91页 |
创新之处 | 第91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112页 |
致谢 | 第112-115页 |
附件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