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早行人”到“自觉者”:一往而深的“母性”缘起 | 第13-23页 |
第一节 童年及少年时代创伤性的经历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往返于城乡间独特的生活体验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家庭生活经验及家族历史记忆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前辈作家的指引与影响 | 第19-20页 |
第五节 传统母性文化及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玫瑰”到“笨花”:百花竞放的“母性”世界 | 第23-41页 |
第一节 “具母”身份下的母性歧异 | 第23-31页 |
第二节 “女儿王国”中的母性本能 | 第31-35页 |
第三节 “围城之外”的母性呈现 | 第35-41页 |
第三章 “智慧”到“智性”:朴实无华的“母性”策略 | 第41-53页 |
第一节 因果链结的母性叙事结构 | 第41-43页 |
第二节 情节的突转与结尾的留白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对照性母性人物设置原则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叙事人称的交错与复调的产生 | 第46-49页 |
第五节 反讽与象征手法下的母性蕴藉 | 第49-53页 |
结语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