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2页 |
1.2 电化学DNA传感器 | 第12-14页 |
1.2.1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原理 | 第13页 |
1.2.2 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信号放大方法 | 第14-18页 |
1.3.1 信号放大的重要性 | 第14页 |
1.3.2 电化学DNA传感器信号放大方法 | 第14-18页 |
1.3.2.1 基于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方法 | 第14-16页 |
1.3.2.2 基于酶催化的信号放大方法 | 第16-17页 |
1.3.2.3 基于DNA酶催化的信号放大方法 | 第17-18页 |
1.3.2.4 基于DNA循环放大的信号放大方法 | 第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基于三重信号放大方法利用血糖仪构建便携式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 第24-48页 |
2.1 引言 | 第24-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2.2.1 药品与材料 | 第27-28页 |
2.2.2 设备与仪器 | 第28页 |
2.2.3 电化学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2.2.4 sDNA-转化酶缀合物 | 第29页 |
2.2.5 ZnS纳米簇和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29页 |
2.2.6 ZnS纳米簇和Fe3O4纳米粒子的缀合 | 第29-30页 |
2.2.7 ZnS-AP1以及sDNA-Fe3O4的制备 | 第30页 |
2.2.8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0-31页 |
2.2.9 检测PDGF-BB | 第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1页 |
2.3.1 便携式适配体传感器检测PDGF-BB原理 | 第31-33页 |
2.3.2 ZnS纳米簇和Fe3O4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3-34页 |
2.3.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34-35页 |
2.3.4 适配体传感器的可行性 | 第35-36页 |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2.3.6 传感器的性能探究 | 第37-40页 |
2.3.7 便携式适配体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 | 第40页 |
2.3.8 实样检测 | 第40-41页 |
2.4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第三章 基于DNA-金纳米粒子网状结构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放大检测DNA甲基化行为 | 第48-70页 |
3.1 引言 | 第48-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3.2.1 药品与材料 | 第50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0-51页 |
3.2.3 DNA-金纳米复合物以及DNA-金纳米网状结构的制备 | 第51页 |
3.2.4 DNA-金纳米网状结构自组装到金电极上 | 第51-52页 |
3.2.5 Dam甲基化酶的电化学检测 | 第52页 |
3.2.6 电化学实验过程 | 第52-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3.3.1 甲基化实验原理 | 第53-54页 |
3.3.2 表征 | 第54-57页 |
3.3.2.1 DNA-金纳米网状结构的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 | 第54-55页 |
3.3.2.2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55-57页 |
3.3.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 | 第57-58页 |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8-59页 |
3.3.5 Dam甲基化酶检测 | 第59-60页 |
3.3.6 DNA甲基化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 第60-62页 |
3.3.7 复杂生物样品的分析 | 第62-63页 |
3.4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第四章 基于目标物催化茎环自组装Y型DNA结构建立无酶信号放大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目标DNA | 第70-82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4.2.1 药品与材料 | 第71-72页 |
4.2.2 仪器 | 第72页 |
4.2.3 葡萄糖氧化酶修饰DNA | 第72页 |
4.2.4 Y型DNA的制备 | 第72-73页 |
4.2.5 Y型DNA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78页 |
4.3.1 Y型DNA传感器的原理 | 第73-74页 |
4.3.2 Y型DNA-GOx固定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 | 第74-75页 |
4.3.3 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75-76页 |
4.3.4 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 第76-77页 |
4.3.5 实际样品分析 | 第77-78页 |
4.4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五章 比率型电化学生物传感检测DNA甲基化行为 | 第82-98页 |
5.1 引言 | 第82-8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84-86页 |
5.2.1 试剂及材料 | 第84页 |
5.2.2 仪器 | 第84页 |
5.2.3 FcDA标记的抗体(Fc-Ab)的制备 | 第84-85页 |
5.2.4 发夹DNA的甲基化 | 第85页 |
5.2.5 比率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 第85页 |
5.2.6 电化学实验过程 | 第85-8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1页 |
5.3.1 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 | 第86-87页 |
5.3.2 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 | 第87页 |
5.3.3 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87-88页 |
5.3.4 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88-89页 |
5.3.5 应用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甲基化 | 第89-91页 |
5.3.6 比率型电化学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特异性 | 第91页 |
5.4 结论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