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嗓音识别的异族效应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4页
    引言第10-11页
    1 嗓音识别的概念及研究范式第11页
    2 嗓音识别的脑机制第11-12页
    3 嗓音识别的线索第12-14页
    4 嗓音识别的性别差异第14-16页
        4.1 嗓音的性别差异第14页
        4.2 听觉系统的性别差异第14-15页
        4.3 嗓音再认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第15-16页
    5 语言熟悉效应研究第16-20页
        5.1 语言熟悉效应的概念及研究范式第16-17页
        5.2 单语者研究第17-18页
        5.3 双语者研究第18-19页
        5.4 阅读困难研究第19页
        5.5 发展性研究第19-20页
    6 方言和口音的熟悉性对嗓音识别的影响第20-22页
    7 嗓音识别异族效应的解释第22-24页
        7.1 知觉经验的影响第22-23页
        7.2 社会认知的影响第23-24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及创新第24-27页
    1 问题提出第24-26页
    2 研究意义第26-27页
    3 研究创新第27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7-47页
    实验一 嗓音再认能力的性别差异第27-33页
        1.1 实验目的第27-28页
        1.2 实验假设第28-29页
        1.3 被试第29页
        1.4 实验材料第29-30页
        1.5 实验设计第30页
        1.6 实验流程第30-32页
        1.7 实验结果第32-33页
    实验二 不同语言背景者再认母语嗓音及非母语嗓音的差异第33-39页
        2.1 实验目的第33-34页
        2.2 实验假设第34页
        2.3 被试第34页
        2.4 实验材料第34-35页
        2.5 实验设计第35页
        2.6 实验流程第35页
        2.7 实验结果第35-38页
        2.8 分析第38-39页
    实验三 男性和女性再认讲普通话的嗓音及讲英语的嗓音的差异第39-47页
        3.1 实验目的第39-40页
        3.2 实验假设第40-41页
        3.3 被试第41页
        3.4 实验材料第41页
        3.5 实验设计第41页
        3.6 实验流程第41页
        3.7 实验结果第41-45页
        3.8 分析第45-47页
第四部分 总讨论第47-51页
    1 被试性别、嗓音性别与语言的相互作用第47-49页
    2 不同语言背景者再认母语嗓音、非母语嗓音的差异第49-50页
    3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0-51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51-52页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格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数字快速命名影响的眼动研究
下一篇:汉语句子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