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生成教学的概述 | 第20-27页 |
一、生成教学的含义 | 第20-21页 |
(一) “生成”的含义 | 第20页 |
(二) 生成教学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生成教学的特征 | 第21-22页 |
(一) 自然生长性 | 第21页 |
(二) 动态偶发性 | 第21页 |
(三) 自主创造性 | 第21-22页 |
(四) 系统开放性 | 第22页 |
(五) 情感互动性 | 第22页 |
三、生成教学的意义 | 第22-27页 |
(一)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第23-24页 |
(二) 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 第24页 |
(三) 提高课堂的上课效率 | 第24-25页 |
(四)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 第25页 |
(五) 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实施的依据 | 第27-33页 |
一、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实施的理论依据 | 第27-30页 |
(一)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27-28页 |
(二) 生成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9页 |
(四)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 第29-30页 |
二、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实施的现实依据 | 第30-33页 |
(一) 改善当前思想政治学科在高中地位的需要 | 第30-31页 |
(二) 改进教师教学综合素质的需要 | 第31-32页 |
(三) 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33-43页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33-35页 |
(一) 从教学方式分析 | 第33-34页 |
(二) 从教材体系及内容分析 | 第34-35页 |
(三) 从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分析 | 第35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生成教学实施状况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生成教学的认知及采用情况 | 第35-36页 |
(二) 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的效果 | 第36-41页 |
三、对调查结果的反思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教学实施的反思及优化 | 第43-58页 |
一、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一) 整体性原则 | 第43页 |
(二) 磨合性原则 | 第43页 |
(三) 变化性原则 | 第43页 |
(四) 中心性原则 | 第43页 |
(五) 情境性原则 | 第43-44页 |
二、生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优化实施的基本策略 | 第44-48页 |
(一) 生成教学要合理吸纳其他教学方式的优势 | 第44页 |
(二) 更多的发挥生成教学“双主体”作用 | 第44-45页 |
(三) 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要更加科学 | 第45-46页 |
(四) 生成教学要注重生成过程的整体性 | 第46-47页 |
(五) 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 第47-48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成教学案例设计 | 第48-58页 |
(一) 课堂整体教学过程展示 | 第48-57页 |
(二) 设计说明及教学反思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一 | 第62-64页 |
附录二 | 第64-66页 |
附录三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