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一般理论梳理第10-16页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概念第10-13页
        一、刑事和解的内涵第10-11页
        二、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界定第11-13页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3-16页
        一、少年司法理论第13-14页
        二、刑法谦抑性理论第14页
        三、恢复性司法理论第14-16页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现状第16-24页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的立法现状第16-18页
        一、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相关法律规定第16-17页
        二、当前立法的缺憾第17-18页
    第二节 未成年人适用刑事和解的现实困境第18-22页
        一、调停人员未专业化第18页
        二、和解程序未规范化第18-20页
        三、配套制度未同步化第20-21页
        四、制度关系未协调化第21-22页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当前困境的内在原因第22-24页
        一、司法权的国家本位主义第22-23页
        二、多元价值的博弈与选择第23-24页
第三章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4-36页
    第一节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24-30页
        一、聚焦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角度第24-26页
        二、立足于我国现实需求角度第26-28页
        三、着眼于国际社会发展潮流角度第28-30页
    第二节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30-36页
        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奠定理论基础第30-31页
        二、域外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提供发展经验第31-32页
        三、国内地方实践发挥推动作用第32-33页
        四、本土相关制度给于支撑和铺垫第33-36页
第四章 构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制度的合理化建议第36-46页
    第一节 制度理念层面第36-39页
        一、坚持制度的独立性第36-37页
        二、确立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则第37-38页
        三、理顺未成年人刑事和解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第38-39页
    第二节 技术路径层面第39-46页
        一、选任专业化的和解人员第39页
        二、明确赔偿及恢复的标准第39-40页
        三、拓宽案件的适用范围第40-41页
        四、建立规范的和解程序第41-43页
        五、启用并完善配套机制第43-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事和解的达成要件
下一篇:论侵权责任法对民事责任能力的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