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策略与实践研究--以福建厦门某学校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导论第11-16页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选题缘由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第12-13页
        2. 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研究第13-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1.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4-15页
        2.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5-16页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基本要求与理论基础第16-21页
    (一) 相关概念第16-17页
        1. 信息技术第16页
        2. 初中思想品德课第16页
        3.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第16-17页
        4.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合第17页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基本原则第17-19页
        1. 目的性原则第17-18页
        2. 思想性原则第18页
        3. 适度性原则第18页
        4. 实效性原则第18-19页
        5. 主体性原则第19页
    (三)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9页
        2. 建构主义理论第19-20页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第20-21页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第21-28页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必要性第21-23页
        1.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第21-22页
        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改善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第22-23页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存在的问题第23-28页
        1. 课前——忽视让学生参与到整合过程中第23-25页
        2. 课中——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第25-26页
        3. 课后——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布置课外作业第26-28页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具体策略第28-35页
    (一)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第28-30页
        1.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的质量和效率第28-29页
        2.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学生课前准备的形式和内容第29页
        3. 利用信息技术反馈学生课前准备的成果和作品第29-30页
    (二)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第30-32页
        1.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可用于创设教学情境的校本资源第30-31页
        2. 利用信息化软件制作教学情境第31-32页
        3. 利用信息化设备营造教学情境第32页
    (三)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个性化作业第32-35页
        1. 观看视频类作业第33页
        2. 汇报成果类作业第33页
        3. 探究问题类作业第33-35页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第35-41页
    (一)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教学实例——《花季雨季》第35-36页
        1. 课前准备第35页
        2. 课堂教学第35-36页
        3. 课后作业第36页
    (二)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应用效果评价第36-38页
        1. 评价维度第36-37页
        2. 课堂评价第37-38页
        3. 调查评价第38页
    (三)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案例反思第38-41页
        1. 现代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是相辅相成第38-39页
        2. 构建网络资源平台是节省信息化教学成本的最优手段第39页
        3. 加强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优化整合的基础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1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现状的调查问卷第45-46页
附录2 初中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认识和使用情况的访谈提纲第46-47页
附录3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花季雨季》教学设计第47-51页
附录4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的应用效果调查问卷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储备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下一篇:成都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