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略缩词表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第10-13页 |
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概述 | 第10-11页 |
1.1.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 逐层自组装技术微胶囊简介 | 第13-17页 |
1.2.1 逐层自组装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1.2.2 逐层自组装微囊的制备与调控 | 第13-16页 |
1.2.3 逐层自组装微囊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2.1 材料 | 第19-21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2.1.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第20-21页 |
2.2 方法 | 第21-27页 |
2.2.1 制备粗酶液 | 第21-22页 |
2.2.2 热变性去除杂蛋白及丙酮沉淀 | 第22页 |
2.2.3 透析处理及冷冻干燥 | 第22页 |
2.2.4 电泳检测 | 第22-23页 |
2.2.5 提取Cu/Zn-SOD的活性测定 | 第23-25页 |
2.2.6 制备工艺优化 | 第25-26页 |
2.2.7 逐层自组装微囊的制备 | 第26页 |
2.2.8 (HEP/CHI)_5-SOD稳定性研究 | 第26页 |
2.2.9 (HEP/CHI)_5-SOD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的研究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3.1 PAGE电泳结果 | 第27页 |
3.2 Cu/Zn-SOD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第27页 |
3.3 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 第27-30页 |
3.3.1 吸附时间优化结果 | 第27-28页 |
3.3.2 HEP/CHI浓度优化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3.3 EDTA加入量优化结果分析 | 第30页 |
3.4 (HEP/CHI)_5-SOD结果分析 | 第30-38页 |
3.4.1 碳酸钙模板形貌表征 | 第30-31页 |
3.4.2 碳酸钙模板与绿色量子点连接 | 第31-32页 |
3.4.3 (HEP/CHI)_5-SOD与红色量子点连接 | 第32-33页 |
3.4.4 电位图 | 第33-34页 |
3.4.5 (HEP/CHI)_5-SOD稳定性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4.6 (HEP/CHI)_5-SOD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4.1 结果 | 第38页 |
4.2 讨论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