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9页 |
(一)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 | 第16-19页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及要求 | 第21-33页 |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及价值 | 第21-24页 |
(一)专业类社会实践 | 第21-22页 |
(二)思政教育类社会实践 | 第22-23页 |
(三)其他类社会实践 | 第23-24页 |
二、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及要求 | 第24-33页 |
(一)创新创业型专业类社会实践 | 第25-26页 |
(二)创新创业型思政教育类社会实践 | 第26-28页 |
(三)其他类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 | 第28-33页 |
第二章 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现状分析---以大理大学为例 | 第33-58页 |
一、创新创业型专业类社会实践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4-38页 |
(一)创新创业型专业见习组织过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作用不明显 | 第34-35页 |
(二)创新创业型专业实习开展不足,学生创业技能锻炼有待加强 | 第35-37页 |
(三)创新创业型专业调研活动欠缺,学生创业分析能力培养不到位 | 第37-38页 |
二、创新创业型思政教育类社会实践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8-43页 |
(一)创新创业型暑期社会实践力量薄弱,学生创业社会适应力成效一般 | 第38-40页 |
(二)创新创业型志愿者服务组织力度过小,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进一步提升 | 第40-41页 |
(三)创新创业型社会体验活动有待丰富,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创业社会环境 | 第41-43页 |
三、其他类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3-47页 |
(一)创新创业型学校社团活动欠缺,学生创业意识得不到优化 | 第43-44页 |
(二)创新创业型科技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创业思维略显狭窄 | 第44-46页 |
(三)创新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紧张,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困难 | 第46-47页 |
四、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7-58页 |
(一)学校层面的原因 | 第47-50页 |
(二)社会层面的原因 | 第50-52页 |
(三)企业层面的原因 | 第52-55页 |
(四)个体层面的原因 | 第55-58页 |
第三章 加强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对策 | 第58-66页 |
一、提高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的实效 | 第58-60页 |
(一)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 第58-59页 |
(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 第59-60页 |
二、完善社会对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的支持机制 | 第60-62页 |
(一)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力度 | 第60-61页 |
(二)优化创新创业实践环境氛围 | 第61-62页 |
三、坚固企业对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的协作 | 第62-64页 |
(一)拓宽创新创业实践路径 | 第62-63页 |
(二)丰富创新创业实践内容 | 第63-64页 |
四、培育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的意愿和能力 | 第64-66页 |
(一)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的兴趣 | 第64-65页 |
(二)加强家庭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