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研究与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7页
    1.1 课题来源、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第10-13页
        1.2.1 Wi Fi室内定位技术第10-11页
        1.2.2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第11页
        1.2.3 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第11页
        1.2.4 UWB室内定位技术第11-12页
        1.2.5 超声波定位技术第12页
        1.2.6 Zig Bee室内定位技术第12-13页
    1.3 几种典型的室内定位系统第13-14页
        1.3.1 Active Badge系统第13页
        1.3.2 Active Bat系统第13-14页
        1.3.3 RADAR系统第14页
        1.3.4 Cricket系统第14页
    1.4 室内定位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第14-15页
    1.5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第17-25页
    2.1 IEEE 802.15.4 协议第17-20页
        2.1.1 主要特点第17-19页
        2.1.2 物理层(PHY)规范第19-20页
        2.1.3 媒体介质访问层(MAC)规范第20页
    2.2 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第20-24页
        2.2.1 Zig Bee协议体系结构第20-21页
        2.2.2 网络层规范第21-22页
        2.2.3 应用层规范第22-23页
        2.2.4 Zig Bee网络设备及拓扑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室内定位机制第25-37页
    3.1 三角测量技术第25-28页
        3.1.1 TOA第25-26页
        3.1.2 TDOA第26-27页
        3.1.3 AOA第27-28页
    3.2 RSSI测量技术第28-31页
        3.2.1 基于信号传播损耗模型第28-29页
        3.2.2 基于指纹库的定位方法第29-31页
    3.3 坐标计算方法第31-33页
        3.3.1 三边测量法第31页
        3.3.2 三角测量法第31-32页
        3.3.3 极大似然估计法第32-33页
    3.4 室内定位平台搭建第33-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Zig Bee室内定位优化方案第37-49页
    4.1 基于路径损耗的参数定位方法第37-38页
        4.1.1 加权最邻近定位算法第37-38页
        4.1.2 数据预处理方法第38页
    4.2 基于进化理论的参数确定方法第38-40页
        4.2.1 产生初始种群第39页
        4.2.2 执行进化策略第39-40页
    4.3 节点优化布置方法第40-44页
    4.4 实验测试第44-47页
        4.4.1 获取模型参数第45-46页
        4.4.2 参考节点优化布置与定位测试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结论第49页
    5.2 未来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杭州社区网格化联动治理的实践经验
下一篇:基于三角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时空耦合分析--以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