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角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时空耦合分析--以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1 研究视角创新 | 第17页 |
1.5.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17页 |
1.5.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创新 | 第17-18页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18-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1 系统论 | 第18页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9-20页 |
2.1.4 土地区位理论 | 第20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2.1 土地利用 | 第20-21页 |
2.2.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第21页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21-23页 |
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23-32页 |
3.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3.2 三角模型 | 第25-28页 |
3.2.1 三角模型概述 | 第25-26页 |
3.2.2 可行性分析 | 第26-27页 |
3.2.3 三角模型优势 | 第27-28页 |
3.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28-31页 |
3.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31-32页 |
3.4.1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3.4.2 数据预处理 | 第31-32页 |
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 | 第32-61页 |
4.1 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 | 第32-42页 |
4.1.1 浙江省概况 | 第32-34页 |
4.1.2 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 | 第34-36页 |
4.1.3 浙江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第36-42页 |
4.2 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42-61页 |
4.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6页 |
4.2.2 建立三角模型 | 第46-49页 |
4.2.3 计算综合指数 | 第49-52页 |
4.2.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52-58页 |
4.2.5 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特征 | 第58-61页 |
5 土地利用系统经济社会生态时空耦合分析 | 第61-68页 |
5.1 土地利用系统综合分析 | 第62-63页 |
5.2 土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特征 | 第63-64页 |
5.3 土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 | 第64-68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8-72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讨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