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基于数学课程标准核心概念的解读 | 第9页 |
2.基于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代数领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 第9-10页 |
3.基于初二学生数与代数领域几何直观的能力现状 | 第10页 |
(二)研究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论述几何直观相关概念并建立理论框架 | 第10页 |
2.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现状 | 第10-11页 |
3.为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领域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 第11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二、几何直观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关于“几何直观”的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第13-15页 |
1.几何直观 | 第13-14页 |
2.几何直观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5页 |
(1)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 第14-15页 |
(2)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 | 第15页 |
(二)关于几何直观的研究内容综述 | 第15-17页 |
(三)关于几何直观的价值综述 | 第17-20页 |
三、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理论框架 | 第20-23页 |
(一)几何直观表现形式 | 第20-21页 |
(二)几何直观能力水平维度 | 第21-22页 |
1.显性几何直观能力 | 第21页 |
2.隐性几何直观能力 | 第21-22页 |
3.拓展能力 | 第22页 |
(三)几何直观的综合分析 | 第22-23页 |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23-30页 |
(一)研究对象选取 | 第23-24页 |
1.测试对象的选取 | 第23页 |
(1)预测对象的选取 | 第23页 |
(2)实测对象的选取 | 第23页 |
2.访谈对象的选取 | 第23-24页 |
3.研究对象的说明 | 第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页 |
1.测量调查法 | 第24页 |
2.访谈法 | 第24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4-27页 |
1.测试卷的编制 | 第24-27页 |
(1)预测试卷的编制 | 第24-25页 |
(2)正式测试卷的编制 | 第25-26页 |
(3)测试题的编制设计意图 | 第26页 |
(4)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以及难度分析 | 第26-27页 |
2.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27页 |
(四)研究过程 | 第27-30页 |
1.预研究阶段 | 第27-28页 |
2.正式研究阶段 | 第28-29页 |
3.访谈阶段 | 第29-30页 |
五、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能力测试结果与原因分析 | 第30-48页 |
(一)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表现形式测试结果与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1.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表现形式测试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表现形式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二)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水平维度测试结果与原因分析 | 第32-45页 |
1.初二学生几何直观水平维度测试结果分析 | 第32-43页 |
2.初二学生几何直观水平维度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三)基于几何直观应用模型综合分析 | 第45-48页 |
六、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现状结论与建议 | 第48-56页 |
(一)数与代数领域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现状调查研究结论 | 第48-51页 |
1.初二学生几何直观表现形式调查结论 | 第48-49页 |
2.初二学生几何直观水平能力调查结论 | 第49-51页 |
(二)数与代数领域对初二学生几何直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1.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代数思维定势 | 第51页 |
2.学生代数几何转换不灵活 | 第51-52页 |
3.学生对代数知识几何直观化不重视 | 第52页 |
4.学生对代数知识几何意义了解少 | 第52-53页 |
(三)提高初二学生数与代数领域几何直观能力的建议 | 第53-55页 |
1.适当增加一些代数公式的教学实验 | 第53页 |
2.培养学生从数与形两个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 | 第53-54页 |
3.加强学生对基本几何变换的理解 | 第54页 |
4.体会将代数知识几何直观化对解题带来的益处 | 第54-55页 |
5.提倡学生代数概念性质定理几何化 | 第55页 |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1.研究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展 | 第55页 |
2.选取的样本范围不够广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1 预测试卷 | 第59-60页 |
附录 2 测试题1 | 第60-61页 |
附录 3 测试题2 | 第61-62页 |
附录 4 测试题3 | 第62-63页 |
附录 5 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