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0.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0.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PPP模式运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机理 | 第17-26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1.1.1 PPP模式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 第17-18页 |
1.1.2 PPP模式的特点 | 第18-19页 |
1.1.3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 第19-20页 |
1.2 PPP模式的基本运行流程 | 第20-23页 |
1.2.1 根据项目种类选择细分运作方法 | 第20-21页 |
1.2.2 PPP模式保障性住房项目运作流程 | 第21-23页 |
1.3 PPP模式保障房项目各参与方及其职责 | 第23-26页 |
1.3.1 政府的职责 | 第23-24页 |
1.3.2 项目发起人的职责 | 第24页 |
1.3.3 项目公司的职责 | 第24-25页 |
1.3.4 项目其他参与方的职责 | 第25-26页 |
2 PPP模式应用于我国保障房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6页 |
2.1 国内保障房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 第26-29页 |
2.1.1 资金来源过于依赖国家财政投入 | 第26-28页 |
2.1.2 对地方政府激励程度低 | 第28页 |
2.1.3 管理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2.1.4 规划不尽合理 | 第29页 |
2.2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优势 | 第29-31页 |
2.2.1 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 第29-30页 |
2.2.2 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 | 第30页 |
2.2.3 分散和降低风险 | 第30-31页 |
2.2.4 改进运作管理技术,提高项目质量 | 第31页 |
2.3 PPP模式应用于国内保障房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2.3.1 PPP模式应用于国内保障房建设的现状 | 第31-32页 |
2.3.2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2.3.3 问题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3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国际经验 | 第36-39页 |
3.1 国外经验介绍 | 第36-38页 |
3.1.1 英国经验 | 第36-37页 |
3.1.2 美国经验 | 第37页 |
3.1.3 德国经验 | 第37-38页 |
3.2 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 第38-39页 |
4 PPP模式应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策分析 | 第39-48页 |
4.1 PPP模式应用于国内保障房建设的现实性 | 第39-40页 |
4.1.1 有利的政策导向 | 第39页 |
4.1.2 民间资本充足 | 第39-40页 |
4.1.3 私人部门有利可图 | 第40页 |
4.2 对策分析 | 第40-48页 |
4.2.1 资金的来源和回流 | 第41-43页 |
4.2.2 建立规范的风险分配方案 | 第43-45页 |
4.2.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5页 |
4.2.4 改进PPP模式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4.2.5 提高监管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 第46-47页 |
4.2.6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