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7页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0.1.1 研究背景第11页
        0.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0.4 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 影子银行体系及其风险第17-22页
    1.1 影子银行体系概述第17页
    1.2 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第17-20页
        1.2.1 期限错配增大了流动性风险第17-18页
        1.2.2 脱离公共安全网增强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第18页
        1.2.3 高杠杆风险第18页
        1.2.4 高度关联性加大了金融风险第18-19页
        1.2.5 顺周期性强化了系统性风险第19-20页
    1.3 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措施第20-22页
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概况及存在的风险第22-39页
    2.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概况第22-28页
        2.1.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第22-23页
        2.1.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第23-24页
        2.1.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功能第24-25页
        2.1.4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现状与发展第25-28页
    2.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风险第28-32页
        2.2.1 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第28-29页
        2.2.2 信用风险第29-30页
        2.2.3 道德风险第30-31页
        2.2.4 操作风险第31-32页
        2.2.5 高杠杆风险第32页
    2.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影响第32-39页
        2.3.1 削弱宏观调控效果第32-33页
        2.3.2 引发社会问题和市场风险第33-34页
        2.3.3 宏观经济风险第34-38页
        2.3.4 向正规银行系统传导风险第38-39页
3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和问题第39-43页
    3.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现状第39-41页
    3.2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3.2.1 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缺陷第41页
        3.2.2 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备第41-42页
        3.2.3 行政化金融管制过于严格第42-43页
4 防范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建议第43-47页
    4.1 针对监管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第43-45页
        4.1.1 构建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与框架第43页
        4.1.2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第43-44页
        4.1.3 完善影子银行体系信息披露机制第44页
        4.1.4 设立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防火墙第44-45页
    4.2 加强影子银行体系内部风险控制第45-47页
        4.2.1 建立专业化经营管理团队第45页
        4.2.2 强化内部控制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沈阳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政府职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