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荧光探针的结构及分类 | 第12-14页 |
1.2.1 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 | 第12-13页 |
1.2.2 荧光分子探针的识别机理 | 第13-14页 |
1.3 荧光探针的背景 | 第14页 |
1.4 主要工作及内容简介 | 第14-16页 |
第2章 理论计算方法 | 第16-28页 |
2.1 分子轨道理论 | 第16-21页 |
2.1.1 分子轨道类型 | 第16页 |
2.1.2 跃迁理论 | 第16-18页 |
2.1.3 Hartree-Fock-Roothan方程 | 第18-20页 |
2.1.4 从头计算法 | 第20-21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1-25页 |
2.2.1 Thomas-Fermi模型 | 第21-23页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3-24页 |
2.2.3 Kohn-sham方程 | 第24-25页 |
2.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5-27页 |
2.3.1 Runge-Gross定理 | 第25-26页 |
2.3.2 含时Kohn-sham方程 | 第26-27页 |
2.4 二维、三维实空间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4.1 二维实空间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4.2 三维实空间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第3章 五种萘并呋喃分子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电荷转移理论 | 第28-63页 |
3.1 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3.2 理论方法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63页 |
3.3.1 五种低聚萘并呋喃的基态性质分析 | 第29-30页 |
3.3.2 五种低聚萘并呋喃的激发态性质分析 | 第30-44页 |
3.3.3 吸收光谱 | 第44-45页 |
3.3.4 五种分子的电荷转移机制 | 第45-60页 |
3.3.5 五种分子的芳香性探讨 | 第60-61页 |
3.3.6 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