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桩—锚联合支护工程设计与数值模拟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1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6页
    1.2 基坑支护概述第16-18页
        1.2.1 基坑支护的定义和结构形式第16-17页
        1.2.2 基坑支护工程的要求第17页
        1.2.3 基坑支护的特点第17-18页
    1.3 桩锚支护结构体系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1 桩锚支护结构体系的概念第18页
        1.3.2 桩-锚联合支护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桩锚式联合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分析第21-28页
    2.1 排桩支护结构的构造和工作机理第21-23页
        2.1.1 排桩的构造第21-22页
        2.1.2 排桩的工作机理第22-23页
    2.2 预应力锚杆(索)支护结构的构造和工作机理第23-25页
        2.2.1 预应力锚杆(索)的构造第23-24页
        2.2.2 预应力锚索的工作机理第24-25页
    2.3 桩-锚联合支护的构造和工作机理第25-26页
        2.3.1 桩-锚支护的构造第25页
        2.3.2 桩锚式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第25-26页
    2.4 桩锚式支护结构的变形与破坏机制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优选第28-38页
    3.1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支护工程概况第28页
    3.2 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第28-30页
        3.2.1 工程地质条件第28-30页
        3.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30页
    3.3 场地相关岩土体参数第30-31页
    3.4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优选第31-36页
        3.4.1 合肥地区常见基坑支护形式第31-35页
        3.4.2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支护工程方案优选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计算第38-59页
    4.1 基坑支护设计原则第38页
    4.2 土压力计算的经典理论第38-46页
        4.2.1 土压力的类型第38-39页
        4.2.2 静止土压力理论第39-40页
        4.2.3 朗肯土压力理论第40-43页
        4.2.4 库伦土压力理论第43-45页
        4.2.5 水土分算与合算第45-46页
    4.3 合肥成都路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第46-57页
        4.3.1 土压力计算第49-51页
        4.3.2 预应力锚索的内力设计计算第51-53页
        4.3.3 桩的入土深度计算第53页
        4.3.4 桩的配筋设计计算第53-55页
        4.3.5 预应力锚索的配筋设计计算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基于FLAC3D软件的桩-锚支护数值模拟分析第59-75页
    5.1 FLAC3D软件的简介第59-61页
        5.1.1 FLAC3D的基本计算原理第59页
        5.1.2 FLAC3D的本构模型、计算模式和结构单元第59-60页
        5.1.3 FLAC3D的求解流程第60页
        5.1.4 FLAC3D的优点和缺陷第60-61页
    5.2 本构模型和基本模型参数的选择第61-63页
        5.2.1 本构模型选择第61页
        5.2.2 基本模型参数第61-63页
    5.3 2-2剖面数值模拟与分析第63-71页
    5.4 桩顶水平位移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第71-73页
    5.5 桩、锚施工的一些建议第73-74页
    5.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76页
    6.2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白沙农村商业银行从业者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太保产险海南分公司车险经营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