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中塔深水大型沉井基础施工技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深水沉井基础施工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依托的背景工程 | 第13-20页 |
·工程概况 | 第13-15页 |
·桥区水文气象、地质条件 | 第15-19页 |
·工程特点及难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沉井施工期河床的冲淤变化及预防对策研究 | 第20-36页 |
·概述 | 第20页 |
·沉井下沉施工期水文条件的确定研究 | 第20-23页 |
·沉井着床前对墩位处的冲淤变化研究 | 第23-27页 |
·模型设计 | 第23页 |
·悬浮状态时的局部冲刷 | 第23-27页 |
·沉井着床后河床的冲淤变化研究 | 第27-31页 |
·河床稳定措施研究 | 第31-32页 |
·河床稳定措施 | 第31-32页 |
·推荐河床防护稳定措施 | 第32页 |
·工程验证 | 第32-35页 |
·沉井着床前的实际冲淤变化情况与验证 | 第32-33页 |
·沉井着床后的实际冲淤变化情况与验证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钢沉井的浮运高度及浮运技术研究 | 第36-69页 |
·钢沉井首次下沉高度及接高位置确定 | 第36-50页 |
·钢沉井首次下沉高度确定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各主要参数的选定及其计算 | 第37-40页 |
·首次下沉钢沉井高度的确定 | 第40-45页 |
·钢沉井接高位置比选 | 第45-50页 |
·钢沉井浮运方案及浮运稳定性研究 | 第50-64页 |
·钢沉井浮运阻力计算 | 第50-56页 |
·浮运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钢沉井浮运稳性研究 | 第58-64页 |
·工程验证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沉井定位系统研究 | 第69-100页 |
·定位系统概述 | 第69-79页 |
·沉井下沉定位施工方案比较分析 | 第70-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沉井锚墩定位系统设计 | 第79-96页 |
·沉井锚墩定位系统布置 | 第79-81页 |
·沉井定位阻力计算 | 第81-89页 |
·沉井定位拉缆设计 | 第89-96页 |
·工程验证 | 第96-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沉井下沉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 第100-136页 |
·下沉系数与接高稳定系数研究 | 第100-112页 |
·沉井侧摩阻力计算参数研究 | 第101-104页 |
·沉井下沉端阻力计算参数研究 | 第104-105页 |
·沉井下沉系数与接高稳定系数的计算 | 第105-112页 |
·沉井下沉关键施工工艺研究 | 第112-121页 |
·沉井取土吸泥方案研究 | 第112-117页 |
·取土吸泥起重设备选择 | 第117-120页 |
·沉井吸泥下沉弃渣方案 | 第120-121页 |
·沉井下沉及终沉控制技术研究 | 第121-129页 |
·沉井下沉控制技术研究 | 第121-126页 |
·沉井终沉控制技术研究 | 第126-129页 |
·工程验证 | 第129-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第六章 超大型沉井下沉施工监控系统研究 | 第136-143页 |
·沉井施工监控系统的研究 | 第136-138页 |
·监控系统总体构成 | 第136-137页 |
·沉井几何姿态调控决策系统的研究 | 第137-138页 |
·工程验证 | 第138-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