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公私协力法律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13-26页
    一、问题缘起第13-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9页
    三、研究现状第19-20页
    四、进路与创新第20-26页
第一章 公私协力范畴论第26-91页
    第一节 公私协力的内涵第27-39页
        一、公私协力诸定义之评析第27-30页
        二、本文对公私协力的界定第30-31页
        三、公私协力的主要特征第31-39页
    第二节 公私协力的外延第39-53页
        一、公私协力与民营化第39-43页
        二、公私协力与行政私法第43-48页
        三、公私协力与协力行政第48-53页
    第三节 公私协力的基本模式第53-75页
        一、域外公私协力基本模式诸说之概览第53-63页
        二、我国公私协力基本模式研究之评说第63-65页
        三、公私协力基本模式之我见第65-75页
    第四节 公私协力的适用范围第75-91页
        一、公私协力适用范围的国外考察第75-78页
        二、公私协力适用范围的一般理论第78-83页
        三、公私协力适用的具体领域第83-91页
第二章 公私协力基石论第91-156页
    第一节 公私协力的现实动因第92-106页
        一、全球化的推动第92-95页
        二、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促使第95-100页
        三、经济社会转型的促进第100-106页
    第二节 公私协力的理论基础第106-133页
        一、合作治理理论第106-111页
        二、风险社会理论第111-119页
        三、公共物品、公共选择及委托—代理理论第119-133页
    第三节 公私协力的法学基础第133-156页
        一、公私协力的法理基础:担保国家理论第133-139页
        二、公私协力的宪法学基础第139-147页
        三、公私协力的行政法学基础第147-156页
第三章 公私协力主体论第156-219页
    第一节 公私协力主体界说第157-180页
        一、公私协力主体的形成路径第158-164页
        二、公私协力主体的涵义第164-172页
        三、公私协力主体的形态第172-180页
    第二节 公私协力主体的三面关系—以公权力委托的主体关系为例第180-190页
        一、公私协力主体三面关系之凸显第180-182页
        二、公共部门与履行公共任务的私人部门之关系第182-185页
        三、履行公共任务的私人部门与广大公众之关系第185-187页
        四、公共部门与广大公众之关系第187-190页
    第三节 公私协力主体的基本权利能力—以公私合作公司为中心第190-201页
        一、公私协力主体基本权利能力的导入第190-194页
        二、公私协力主体基本权利能力的基准建构第194-198页
        三、公私协力主体基本权利能力的取得、变更和消灭第198-201页
    第四节 公私协力主体的挑战与行政组织法的转型第201-219页
        一、公私协力主体的兴起对行政组织法的挑战第201-209页
        二、公私协力主体的兴起促进新行政组织法的产生第209-219页
第四章 公私协力行为论第219-287页
    第一节 公私协力行为的主要内涵第220-227页
        一、公私协力行为概念的兴起第220-222页
        二、公私协力行为的法律特性第222-227页
    第二节 公私协力行为中的形式选择自由第227-243页
        一、公共部门有无行为形式选择自由第227-235页
        二、行为形式选择自由的理论依据第235-236页
        三、行政行为形式选择自由的限度第236-238页
        四、未型式行政行为的勃兴第238-243页
    第三节 公私协力行为的类型构造第243-262页
        一、民营化型公私协力行为第244-256页
        二、公营化型公私协力行为第256-259页
        三、治理型公私协力行为第259-262页
    第四节 公私协力行为的挑战与行政合作法的回应第262-287页
        一、公私协力行为对传统行政法的挑战第262-273页
        二、行政合作法对公私协力的法治回应第273-277页
        三、公私协力行为对行政合作法的建构第277-287页
第五章 公私协力担保论第287-363页
    第一节 公私协力的担保责任第288-301页
        一、国家责任理论的诠释第288-292页
        二、国家责任理论对公私协力的意蕴第292-294页
        三、公私协力的责任要素第294-298页
        四、公私协力的国家担保责任第298-301页
    第二节 公私协力的担保行政法规范第301-313页
        一、制定担保行政法规范的必要性第301-305页
        二、担保行政法及其规范的特征第305-308页
        三、担保行政法规范对公私协力的制约第308-313页
    第三节 公私协力的担保行政第313-334页
        一、担保行政的一般机理第313-315页
        二、公私协力的规制主体第315-319页
        三、公私协力的规制措施第319-325页
        四、公私协力的程序保障第325-334页
    第四节 公私协力的救济担保第334-363页
        一、担保国家理念下公私协力公法救济的转型第334-337页
        二、公私协力的诉讼救济机制第337-353页
        三、公私协力的国家赔偿约束第353-363页
参考文献第363-3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379-381页
后记第381-383页

论文共3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们市志诚小学低年段看图写话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YB第二中学写作训练的调查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