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5页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自然灾害行政给付概述 | 第17-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2.1.1 行政给付的概念 | 第17-19页 |
2.1.2 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 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特殊性 | 第20-21页 |
2.3 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主要分类 | 第21-23页 |
2.4 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宪法基础:公民的社会救助权与国家的给付义务 | 第23-25页 |
2.4.1 公民的基本权利 | 第23-24页 |
2.4.2 公民的社会救助权 | 第24页 |
2.4.3 国家的给付义务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自然灾害行政给付分析 | 第26-36页 |
3.1 宪法层次 | 第26-27页 |
3.2 法律法规层次 | 第27-32页 |
3.2.1 从宏观层次来看,我国缺乏一部专门的自然灾害给付法 | 第27-28页 |
3.2.2 从微观方面来看,我国现行法规在具体规定方面存在诸多缺失 | 第28-32页 |
3.3 灾民权利司法救济 | 第32-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美国、日本的自然灾害行政给付制度分析 | 第36-40页 |
4.1 美国的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制度情况 | 第36-37页 |
4.2 日本自然灾害行政给付制度情况 | 第37-38页 |
4.3 美国、日本自然灾害行政给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我国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完善途径 | 第40-50页 |
5.1 明确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宪法依据 | 第40页 |
5.2 加快制定以自然灾害救助法为主体的法律规范 | 第40-46页 |
5.2.1 确立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法律原则 | 第41-43页 |
5.2.2 完善灾害给付主体制度 | 第43-45页 |
5.2.3 优化灾害给付程序机制 | 第45-46页 |
5.3 完善自然灾害行政给付的司法救济 | 第46-48页 |
5.4 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1、结论 | 第50页 |
2、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