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鸭甲肝病毒3非编码区功能及干扰素信号通路研究

符号说明第6-10页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前言第16-39页
    1.1 小RNA病毒 3’非编码区介绍第16-25页
        1.1.1 小RNA病毒 3’非编码区的重要结构及功能第16-19页
        1.1.2 小RNA病毒 3’UTR发挥功能的重要分子机制第19-21页
        1.1.3 鸭甲肝病毒研究进展第21-25页
    1.2 禽类干扰素刺激基因概论第25-33页
        1.2.1 干扰素分类第25-27页
        1.2.2 干扰素介导的信号转导第27-32页
        1.2.3 鸭干扰素信号通路研究的必要性第32-33页
    1.3 转录组研究技术概述第33-38页
        1.3.1 RNA-Seq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第34页
        1.3.2 RNA-Seq测序技术流程第34-37页
        1.3.3 RNA-Seq测序技术的应用第37-38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8-3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9-60页
    2.1 材料第39-40页
        2.1.1 毒(菌)株第39页
        2.1.2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第39页
        2.1.3 主要仪器第39页
        2.1.4 主要试剂第39-40页
    2.2 方法第40-60页
        2.2.1 鸭甲肝病毒 3’UTR的序列分析第40-48页
        2.2.2 DHAV DNA-Launched分子缺失株的初步鉴定第48-51页
        2.2.3 DHAV分子毒与各缺失株的荧光定量检测第51-53页
        2.2.4 DHAV分子毒与缺失株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53-54页
        2.2.5 DHAV分子毒与缺失株的毒力鉴定第54页
        2.2.6 DHAV-1L及 3’UTR缺失株的转录组试验设计第54-57页
        2.2.7 DHAV感染宿主细胞的干扰素信号通路初探第57-59页
        2.2.8 DHAV-1L感染DEF后的ISGs检测第59-60页
3 结果第60-92页
    3.1 DHAV DNA-Launched 3’UTR缺失株的序列分析第60-63页
    3.2 DHAV DNA-launched 3’UTR缺失株的构建第63-67页
        3.2.1 目的片段的扩增第63-66页
        3.2.2 DHAV DNA-Launched缺失毒株双酶切鉴定图第66-67页
    3.3 DHAV分子毒与缺失毒的初步鉴定第67-71页
        3.3.1 DHAV分子毒的电镜鉴定第67-68页
        3.3.2 DHAV分子病毒转染BHK-21 后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68-70页
        3.3.3 DHAV分子病毒感染DEF后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70-71页
    3.4 DHAV分子毒的mRNA水平检测第71-75页
        3.4.1 DHAV分子毒株转染BHK-21 后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第71-73页
        3.4.2 DHAV分子毒株感染DEF后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第73-75页
    3.5 DHAV分子毒的蛋白水平检测第75-76页
    3.6 DHAV分子病毒的毒力鉴定第76-79页
        3.6.1 DHAV分子病毒的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测定第76-77页
        3.6.2 DHAV分子病毒感染的动物试验第77-79页
    3.7 DHAV-1 感染DEF后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评估第79-85页
        3.7.1 总RNA样品质量检测第79页
        3.7.2 转录本拼接结果统计第79-80页
        3.7.3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第80页
        3.7.4 差异基因的GO分析第80-81页
        3.7.5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及信号通路分析第81-85页
        3.7.6 差异基因的聚类分析第85页
    3.8 DHAV的干扰素信号通路初探第85-92页
        3.8.1 DHAV-1L感染DEF后的干扰素mRNA检测第85-86页
        3.8.2 DHAV感染DEF后的ELISA检测第86-90页
        3.8.3 DHAV-1L感染DEF后的ISGs检测第90-92页
4 讨论第92-99页
    4.1 DHAV 3’UTR对病毒增殖和毒力的影响第92-94页
    4.2 基于RNA-seq的DHAV-1 感染DEF的模式识别受体信号通路第94-96页
    4.3 DHAV-1 感染宿主细胞DEF后的干扰素通路初探第96-99页
5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研究
下一篇:水环境中产ESBL肠杆菌耐药质粒在小鼠肠道内水平转移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