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电源管理芯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11-18页 |
2.1 BUCK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2.2 BUCK的直流状态方程 | 第12-15页 |
2.3 BUCK的控制模式 | 第15-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BUCK变换器负载瞬态响应分析 | 第18-29页 |
3.1 BUCK的负载瞬态响应曲线分析 | 第18-20页 |
3.1.1 瞬态响应各段时间的分析 | 第18-20页 |
3.1.2 瞬态响应中上冲/下冲的分析 | 第20页 |
3.2 影响BUCK瞬态响应的因素 | 第20-23页 |
3.2.1 环路带宽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0-21页 |
3.2.2 功率管栅电容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1-22页 |
3.2.3 相位裕度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4 Doublet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3页 |
3.3 环路补偿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3-28页 |
3.3.1 电流环补偿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3-26页 |
3.3.2 电压环补偿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6-28页 |
3.4 误差放大器对BUCK瞬态响应的影响 | 第28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本文提出的快速瞬态响应BUCK的设计 | 第29-59页 |
4.1 本文设计的BUCK系统架构图 | 第29页 |
4.2 快速瞬态响应电流环补偿的设计 | 第29-35页 |
4.2.1 传统斜坡补偿电路 | 第30-32页 |
4.2.2 本设计中平方补偿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4.2.3 电流环系统稳定性 | 第34-35页 |
4.3 快速瞬态响应电压环补偿的设计 | 第35-44页 |
4.3.1 电流型密勒补偿 | 第35-36页 |
4.3.2 自适应主极点动态补偿 | 第36-40页 |
4.3.3 零极点追踪补偿设计 | 第40-42页 |
4.3.4 斜坡补偿对电压环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 快速瞬态响应误差放大器设计 | 第44-48页 |
4.4.1 误差放大器输出端箝位技术 | 第44-46页 |
4.4.2 高摆率运放设计技术 | 第46-48页 |
4.5 快速响应PWM比较器设计 | 第48-51页 |
4.6 自适应死区电路设计 | 第51-53页 |
4.7 最小延迟驱动电路设计 | 第53-58页 |
4.7.1 开关管开启过程分析 | 第53-55页 |
4.7.2 开关管开启速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7.3 本文设计的驱动电路 | 第56-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本设计与传统结构仿真验证对比 | 第59-79页 |
5.1 系统仿真拓扑结构 | 第59-61页 |
5.1.1 芯片外围器件的选择 | 第60-61页 |
5.2 芯片子模块仿真结果对比 | 第61-69页 |
5.2.1 斜坡补偿对比 | 第61-63页 |
5.2.2 误差放大器对比 | 第63-66页 |
5.2.3 PWM比较器对比 | 第66-67页 |
5.2.4 驱动电路延迟及开关管栅信号建立时间对比 | 第67-69页 |
5.3 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9-75页 |
5.3.1 不同负载下电压环波特图对比 | 第69-71页 |
5.3.2 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对比 | 第71-73页 |
5.3.3 功率管开启速度与开关节点处Ringing对比 | 第73-75页 |
5.4 芯片整体功能仿真验证 | 第75-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