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装箱场站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港口集装箱枢纽站装卸资源调度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资源调度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1.3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2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中心站资源配置分析 | 第22-35页 |
2.1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和布局 | 第22-25页 |
2.1.1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功能 | 第22页 |
2.1.2 轨道门吊为主型机械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布局 | 第22-23页 |
2.1.3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布局 | 第23-25页 |
2.2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资源配置 | 第25-30页 |
2.2.1 空间资源设施 | 第25-28页 |
2.2.2 装卸运输设备 | 第28-29页 |
2.2.3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核心资源界定 | 第29-30页 |
2.3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装卸作业流程 | 第30-32页 |
2.3.1 发送集装箱重箱的作业流程 | 第30-31页 |
2.3.2 到达集装箱重箱的作业流程 | 第31页 |
2.3.3 中转集装箱的作业流程 | 第31页 |
2.3.4 空箱作业流程 | 第31-32页 |
2.4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集装箱中心站核心资源优化方法 | 第32-33页 |
2.4.1 核心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2.4.2 优化策略分析 | 第33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33-35页 |
3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中心站核心资源调度优化模型 | 第35-49页 |
3.1 问题分析 | 第35-36页 |
3.2 正面吊作业调度优化模型 | 第36-40页 |
3.2.1 模型描述 | 第36页 |
3.2.2 模型假设 | 第36-38页 |
3.2.3 符号与变量说明 | 第38-39页 |
3.2.4 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3.3 作业调度优化模型算法设计 | 第40-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正面吊为主型机械的中心站核心资源数量配置优化模型 | 第49-55页 |
4.1 问题分析 | 第49页 |
4.2 正面吊数量配置优化模型 | 第49-52页 |
4.2.1 模型描述 | 第49页 |
4.2.2 模型假设 | 第49-50页 |
4.2.3 符号与变量说明 | 第50-51页 |
4.2.4 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4.3 数量配置优化模型算法设计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算例分析 | 第55-67页 |
5.1 算例设计 | 第55-57页 |
5.2 算例求解 | 第57-60页 |
5.3 算例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A | 第72-73页 |
索引 | 第73-7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