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风险投资对创新活动的正面作用 | 第13-14页 |
1.2.2 风险投资对创新活动的其他作用 | 第14-15页 |
1.2.3 小结与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风险投资对创新活动作用的相关理论 | 第20-30页 |
2.1 风险投资 | 第20-24页 |
2.1.1 风险投资的内涵及特征 | 第20-21页 |
2.1.2 风险投资的流程和阶段 | 第21-24页 |
2.2 创新活动 | 第24-26页 |
2.2.1 技术创新定义 | 第24-25页 |
2.2.2 创新活动的两个阶段 | 第25页 |
2.2.3 创新活动的两种模式 | 第25-26页 |
2.3 风险投资对创新活动作用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2.3.1 资源互补理论 | 第26-27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页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7-28页 |
2.3.4 委托代理关系 | 第28-30页 |
3 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30-38页 |
3.1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30-33页 |
3.1.1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内涵 | 第30-32页 |
3.1.2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特征 | 第32-33页 |
3.2 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融资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3.3 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影响机理分析 | 第34-38页 |
3.3.1 风险投资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初期创新活动集聚资金等资源 | 第34-35页 |
3.3.2 风险投资分担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风险 | 第35-36页 |
3.3.3 风险投资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提供增值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 第36页 |
3.3.4 风险投资可能的短视行为抑制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 | 第36-38页 |
4 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38-66页 |
4.1 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4.1.1 研究假设 | 第38页 |
4.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4.1.3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39-41页 |
4.1.4 小结 | 第41页 |
4.2 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创新活动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41-52页 |
4.2.1 研究假设 | 第41页 |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4.2.3 基于DEA模型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两种模式创新效率分析 | 第42-47页 |
4.2.4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动两种模式的投人影响研究 | 第47-51页 |
4.2.5 小结 | 第51-52页 |
4.3 风险投资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分析 | 第52-66页 |
4.3.1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4.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53-57页 |
4.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7-64页 |
4.3.4 小结 | 第64-6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6-70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页 |
5.2 发展对策 | 第66-68页 |
5.2.1 提升投资前信息交流效率 | 第66-67页 |
5.2.2 完善创新资本合作机制 | 第67页 |
5.2.3 引导加强风险投资创新导向 | 第67页 |
5.2.4 培育风险投资人才 | 第67-68页 |
5.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