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一、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 第10页 |
2. 师范生培养存在缺陷:教师培训意义重大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二、"新教师"及"教学技能"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4页 |
(一) 关于"新教师"的界定 | 第14页 |
(二) 课堂教学技能的定义 | 第14-17页 |
(三) 教学技能的分类 | 第17-19页 |
(四) 教学技能的培养策略研究 | 第19-24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 信息加工理论 | 第24-25页 |
(二) 终身教育理论 | 第25-27页 |
四、中学生物学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现状调查研究 | 第27-58页 |
(一) 问卷的编订 | 第27-29页 |
1. 中学生物学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问卷的操作指标 | 第27-28页 |
2. 具体流程 | 第28页 |
3. 评分标准 | 第28-29页 |
(二)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29-32页 |
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9-30页 |
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0-32页 |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1. 调查过程 | 第32-33页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四) 中学生物学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现状的综合分析 | 第48-56页 |
1. 讲解语言技能 | 第48-49页 |
2. 板书板画技能 | 第49-50页 |
3. 提问技能 | 第50-51页 |
4. 导入技能 | 第51-52页 |
5. 结束技能 | 第52页 |
6. 演示技能 | 第52-53页 |
7. 实验技能 | 第53-54页 |
8. 组织教学技能 | 第54页 |
9. 变化技能 | 第54-55页 |
10. 反馈强化技能 | 第55-56页 |
(五) 访谈及其结果 | 第56-57页 |
1. 访谈过程 | 第56页 |
2. 访谈结果 | 第56-57页 |
(六) 小结 | 第57-58页 |
五、提高中学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水平的建议及培养策略 | 第58-65页 |
(一) 完善政策制度,加大支持力度,为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提供宏观条件和动力 | 第58-59页 |
1. 完善教育资格制度,规范引导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 | 第58-59页 |
2. 利用教育政策制度,加大对教学技能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 第59页 |
(二) 立足学校,优化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发展的平台 | 第59-60页 |
1. 组建教师团队,提倡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 第59-60页 |
2. 以赛练技,以训促学 | 第60页 |
(三) 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增加培训实效性 | 第60-63页 |
1. 进一步改革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促进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的融合 | 第60-61页 |
2. 改革教师的继续教育,采取有效的培训策略 | 第61-63页 |
(四) 提升发展内驱力,实现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自主发展 | 第63-65页 |
1. 提升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发展意识 | 第63-64页 |
2. 开展自我反思 | 第64页 |
3. 主动与同事、学生交流 | 第64-65页 |
六、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