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新疆阿尔泰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研究现状第12-23页
        1.1.1 VMS矿床的总体研究现状第12-15页
        1.1.2 中哈阿尔泰成矿带VMS矿床研究现状第15-23页
    1.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23-24页
    1.3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4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26-28页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第28-40页
    2.1 南阿尔泰地质特征第30-34页
        2.1.1 地层第30-32页
        2.1.2 构造第32页
        2.1.3 岩浆岩第32-34页
        2.1.4 区域矿产第34页
    2.2 阿舍勒盆地地质特征第34-40页
        2.2.1 地层第35-36页
        2.2.2 构造第36-39页
        2.2.3 岩浆岩第39-40页
第三章 矿床地质第40-54页
    3.1 地层第40-41页
    3.2 构造第41-42页
    3.3 岩浆岩与火山活动特征第42-43页
    3.4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第43-47页
        3.4.1 地球物理特征第43-45页
        3.4.2 地球化学特征第45-47页
    3.5 矿体及矿石特征第47-49页
    3.6 成矿阶段第49-51页
    3.7 围岩及蚀变第51-54页
第四章 矿物学研究第54-84页
    4.1 矿物岩相学第54-57页
    4.2 电子探针分析第57-69页
        4.2.1 样品、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第57-58页
        4.2.2 矿物成分指示意义第58-69页
    4.3 扫描电镜分析第69-72页
        4.3.1 样品及测试方法第69-70页
        4.3.2 Au的赋存状态第70-72页
    4.4 LA-ICP-MS微量元素原位分析第72-84页
        4.4.1 样品及测试方法第72-73页
        4.4.2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第73-84页
第五章 年代学研究第84-105页
    5.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第84-88页
        5.1.1 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第84-86页
        5.1.2 绢云母~(40)Ar/~(39)Ar定年第86-88页
    5.2 测试结果第88-98页
        5.2.1 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第88-97页
        5.2.2 绢云母~(40)Ar/~(39)Ar定年第97-98页
    5.3 萨尔朔克Au多金属矿年代谱系第98-100页
        5.3.1 萨尔朔克潜火山岩活动事件与成矿第98-99页
        5.3.2 剪切变形时间第99-100页
        5.3.3 萨尔朔克矿区成岩成矿年代谱系第100页
    5.4 区域成矿时代对比研究第100-105页
第六章 岩石地球化学第105-127页
    6.1 样品及测试方法第105-106页
        6.1.1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第105页
        6.1.2 Sr-Nd同位素第105-106页
        6.1.3 Lu-Hf同位素第106页
    6.2 测试结果第106-116页
        6.2.1 蚀变作用影响第106-107页
        6.2.2 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第107-110页
        6.2.3 Sr-Nd同位素第110页
        6.2.4 Lu-Hf同位素第110-116页
    6.3 岩浆来源和构造环境第116-127页
        6.3.1 岩浆来源第116-121页
        6.3.2 构造环境第121-124页
        6.3.3 区域构造格架第124-127页
第七章 成矿作用与矿床模型第127-162页
    7.1 样品及测试方法第127-133页
        7.1.1 流体包裹体第127-128页
        7.1.2 稳定同位素第128-133页
    7.2 流体包裹体研究第133-143页
        7.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第133页
        7.2.2 显微测温结果第133-138页
        7.2.3 石英中群体包裹体成分第138-139页
        7.2.4 成矿流体性质第139-141页
        7.2.5 流体演化与成矿第141-143页
    7.3 H-O、He-Ar同位素研究第143-151页
        7.3.1 H-O、He-Ar同位素特征第143-144页
        7.3.2 成矿流体来源第144-151页
    7.4 S、Pb同位素研究第151-160页
        7.4.1 S、Pb同位素特征第151-153页
        7.4.2 成矿物质来源第153-160页
    7.5 矿床模型第160-162页
第八章 区域矿床对比研究第162-173页
    8.1 与阿舍勒矿集区矿床对比研究第162-165页
    8.2 与新疆阿尔泰成矿带VMS矿床对比研究第165-166页
    8.3 与哈萨克斯坦阿尔泰成矿带VMS矿床的对比研究第166-171页
    8.4 中哈阿尔泰成矿带VMS矿床成矿规律第171-173页
结论第173-175页
致谢第175-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201页
个人简历第201-202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东昆仑造山带白干湖钨锡矿田成矿机制研究
下一篇:藏南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格架与成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