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 | 第9-10页 |
1.2.2 企业信用信息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二章 企业信用信息与年报公示制度 | 第14-29页 |
2.1 企业信用信息 | 第14-16页 |
2.1.1 企业与企业信用 | 第14-15页 |
2.1.2 企业信用信息分类 | 第15-16页 |
2.2 年报公示制度 | 第16-29页 |
2.2.1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含义 | 第16页 |
2.2.2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3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4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现状 | 第18-20页 |
2.2.5 我国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实施中的信息公开问题 | 第20-26页 |
2.2.6 企业年报公示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博弈分析 | 第29-43页 |
3.1 市场交易博弈分析的信息要素 | 第29-30页 |
3.2 非对称信息要素的影响分析 | 第30-34页 |
3.2.1 非对称信息的含义及表现 | 第30-31页 |
3.2.2 非对称信息的来源 | 第31-32页 |
3.2.3 企业投融资的非对称信息模型分析 | 第32-34页 |
3.2.4 本节小结 | 第34页 |
3.3 信息公示透明度的影响分析 | 第34-38页 |
3.3.1 信用信息公示透明度及主要决定因素 | 第34-35页 |
3.3.2 信用信息公示透明度模型分析 | 第35-38页 |
3.3.3 本节小结 | 第38页 |
3.4 信息传递要素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4.1 信息传递要素及主要问题 | 第38-39页 |
3.4.2 信息传递要素模型分析 | 第39-40页 |
3.4.3 本节小结 | 第40页 |
3.5 信息要素对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性 | 第40-43页 |
3.5.1 非对称信息要素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作用 | 第40-41页 |
3.5.2 信用信息公示透明度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作用 | 第41-42页 |
3.5.3 信用信息传递要素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制约作用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政府建议 | 第43-48页 |
4.1 以制度保障弱化非对称信息要素影响 | 第43-45页 |
4.1.1 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的社会化程度 | 第43页 |
4.1.2 加强对信用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追究 | 第43-44页 |
4.1.3 建立守信企业绿色通道机制 | 第44-45页 |
4.2 以调控手段弱化信息透明度要素影响 | 第45-46页 |
4.2.1 加强行政部门间的信息共享能力 | 第45页 |
4.2.2 向全社会延伸企业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45页 |
4.2.3 建立预判价值市场主体信息公开机制 | 第45-46页 |
4.3 以建立有效机制弱化信息传递要素影响 | 第46-48页 |
4.3.1 建立系统的信用信息公开体制机制 | 第46页 |
4.3.2 完善企业公示信息的整理功能 | 第46页 |
4.3.3 建立现代技术下的社会性企业数据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