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云展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19页 |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17页 |
2.1.2 企业战略层次与类型 | 第17-18页 |
2.1.3 战略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 第18-19页 |
2.2 战略分析的主要工具 | 第19-23页 |
2.2.1 PEST分析 | 第19-21页 |
2.2.2 SWOT分析 | 第21页 |
2.2.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云展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3-40页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第23-29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第23-25页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5-26页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7-29页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9-37页 |
3.2.1 会展业发展基本状况 | 第29-32页 |
3.2.2 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页 |
3.2.3 行业发展趋势 | 第32-34页 |
3.2.4 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 | 第34-37页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第37-40页 |
3.3.1 虚拟会展业现有竞争 | 第37-38页 |
3.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第38页 |
3.3.3 替代品形成的威胁 | 第38-39页 |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9页 |
3.3.5 顾客议价能力 | 第39-40页 |
第4章 云展公司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40-45页 |
4.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第40-41页 |
4.1.1 公司背景 | 第40页 |
4.1.2 公司目前概况 | 第40-41页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41-45页 |
4.2.1 经营状况分析 | 第41-42页 |
4.2.2 财务状况分析 | 第42页 |
4.2.3 人员状况分析 | 第42-43页 |
4.2.4 管理状况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云展公司的战略制定 | 第45-56页 |
5.1 SWOT分析 | 第45-48页 |
5.1.1 优势 | 第45页 |
5.1.2 劣势 | 第45-46页 |
5.1.3 机遇 | 第46-47页 |
5.1.4 威胁 | 第47页 |
5.1.5 SWOT环境分析 | 第47-48页 |
5.2 公司使命 | 第48-49页 |
5.3 公司整体战略的制定 | 第49-52页 |
5.3.1 公司的核心业务 | 第49页 |
5.3.2 具体的业务发展目标 | 第49-50页 |
5.3.3 战略定位和竞争优势 | 第50页 |
5.3.4 资源的获取和配置 | 第50-52页 |
5.4 各职能战略的制定 | 第52-56页 |
5.4.1 研发战略 | 第52页 |
5.4.2 人力资源战略 | 第52-53页 |
5.4.3 财务战略 | 第53-54页 |
5.4.4 营销战略 | 第54-55页 |
5.4.5 生产战略 | 第55-56页 |
第6章 云展公司的战略实施 | 第56-64页 |
6.1 自主研发与创新 | 第56-57页 |
6.1.1 加大研发投入 | 第56页 |
6.1.2 以创新促进产品升级 | 第56-57页 |
6.2 完善产品销售模式 | 第57-58页 |
6.3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第58-61页 |
6.3.1 引进高端人才 | 第58-59页 |
6.3.2 加强人员培训 | 第59-60页 |
6.3.3 完善奖惩机制 | 第60-61页 |
6.4 树立公司品牌 | 第61-64页 |
6.4.1 质量管理 | 第61-62页 |
6.4.2 宣传推广 | 第62-64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64-65页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