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属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以沪螺纹钢、铜和铝期货为例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2 波动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金融资产的波动性及特征 | 第16-17页 |
2.2 波动溢出效应的概念及产生机理分析 | 第17-18页 |
2.3 螺纹钢、铜和铝价格联动分析 | 第18-24页 |
3 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 第24-28页 |
3.1 BEKK—GARCH模型 | 第24-26页 |
3.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第26-28页 |
4 螺纹钢、铜和铝期货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28-43页 |
4.1 描述性统计与平稳性检验 | 第28-31页 |
4.1.1 数据序列描述性统计 | 第28-30页 |
4.1.2 平稳性检验 | 第30-31页 |
4.2 VAR模型估计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1-35页 |
4.2.1 VAR模型估计 | 第31-33页 |
4.2.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3-35页 |
4.3 ARCH效应检验与GARCH模型估计 | 第35-43页 |
4.3.1 ARCH效应检验 | 第35页 |
4.3.2 BEKK—GARCH模型估计 | 第35-40页 |
4.3.3 对实证结果的现实解释 | 第40-43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结论 | 第43-44页 |
5.2 投资与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