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情况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情况第13-17页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7-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页
        1.3.2 本文框架第17-18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8-20页
        1.4.1 论文创新第18-19页
        1.4.2 论文不足第19-20页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相关理论第20-24页
    2.1 信用风险定义第20-21页
    2.2 信用风险的特征第21-22页
        2.2.1 信用风险收益的非对称性特征第21页
        2.2.2 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特征第21页
        2.2.3 信用风险的传染性特征第21-22页
    2.3 信用风险的度量第22-24页
        2.3.1 传统度量方法第22页
        2.3.2 内部评级法第22-24页
3.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第24-30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第24-28页
        3.1.1 银行业不良贷款总体状况第24-25页
        3.1.2 各类银行不良贷款状况第25-26页
        3.1.3 各行业不良贷款率状况第26-27页
        3.1.4 银行业总体拨备覆盖率状况第27-28页
    3.2 银行业信用风险分析第28-30页
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模型构建第30-41页
    4.1 压力测试相关理论第30-33页
        4.1.1 压力测试的定义第30页
        4.1.2 压力测试的方法第30-32页
        4.1.3 压力测试的分类第32页
        4.1.4 压力测试的执行流程第32-33页
    4.2 模型构建第33-35页
        4.2.1 原模型第33-34页
        4.2.2 本文使用的模型第34-35页
    4.3 变量选择第35-37页
        4.3.1 因变量选择第35-36页
        4.3.2 自变量选择第36-37页
        4.3.3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第37页
    4.4 模型的参数估计第37-41页
        4.4.1 模型稳定性检验第37-38页
        4.4.2 参数估计第38-39页
        4.4.3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第39-41页
5. 招商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实证分析第41-53页
    5.1 情景设定第41-48页
        5.1.1 GDP、M2冲击情形第41-44页
        5.1.2 REI、M2冲击情形第44-46页
        5.1.3 多因素冲击情形第46-48页
    5.2 测试结果分析第48-53页
        5.2.1 压力测试结果分析第48-50页
        5.2.2 招商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分析第50-53页
6.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3-57页
    6.1 结论第53-54页
    6.2 政策建议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后记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对负债业务成本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金属期货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分析--以沪螺纹钢、铜和铝期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