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缩写 | 第29-30页 |
软件环境 | 第30-31页 |
1 绪论 | 第31-4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31-3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32-38页 |
1.2.1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进展 | 第32-33页 |
1.2.2 道路与城市化耦合关系 | 第33-35页 |
1.2.3 乡村聚落扩张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1.2.4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第36-3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8-4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第41-46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41-43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41-42页 |
2.1.1.1 地理位置 | 第41页 |
2.1.1.2 气候条件 | 第41-42页 |
2.1.1.3 地形地貌 | 第42页 |
2.1.1.4 土壤资源 | 第42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第42-43页 |
2.2 数据资料及预处理 | 第43-46页 |
2.2.1 遥感数据来源与及预处理过程 | 第43-44页 |
2.2.2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 第44-45页 |
2.2.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45-46页 |
3 杭嘉湖平原传统稻作区演变特征 | 第46-63页 |
3.1 水稻田质量等级划分 | 第46-49页 |
3.2 杭嘉湖平原地区城市化特征 | 第49-53页 |
3.2.1 杭嘉湖平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49-52页 |
3.2.2 建设用地时空演变分析 | 第52-53页 |
3.3 水稻田的时空演变分析 | 第53-60页 |
3.3.1 建设用地侵占水稻田的数量演变特征 | 第53-56页 |
3.3.2 建设用地侵占水稻田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56-60页 |
3.3.3.1 全局自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3.3.3.2 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第58-60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60-63页 |
4 城市扩张的动态过程及其对水稻田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63-89页 |
4.1 城市扩张的总体特征及合理性分析 | 第63-67页 |
4.1.1 建成区时空演变分析 | 第63-66页 |
4.1.2 城市空间增长合理性分析 | 第66-67页 |
4.2 城市扩张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 | 第67-75页 |
4.2.1 城市规模扩张的空间分析 | 第67-72页 |
4.2.2 城市扩张形状格局演变 | 第72-75页 |
4.3 城市扩张过程中水稻田的时空演变特征 | 第75-80页 |
4.3.1 城市规模扩张对水稻田的影响 | 第75-77页 |
4.3.2 城市形态格局演变对水稻田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77-80页 |
4.4 城市空间增长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分析 | 第80-85页 |
4.4.1 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 | 第81-84页 |
4.4.1.1 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驱动作用 | 第81-82页 |
4.4.1.2 政策因素对城市空间增长的驱动作用 | 第82-84页 |
4.4.2 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对水稻田的影响预测 | 第84-85页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85-89页 |
5 干线公路建设对水稻田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89-117页 |
5.1 杭嘉湖平原地区干线公路发展概况 | 第89-94页 |
5.1.1 干线公路路网密度时空演变分析 | 第89-92页 |
5.1.2 干线公路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 第92-94页 |
5.2 干线公路建设对区域景观的影响效应 | 第94-97页 |
5.2.1 景观指数选择 | 第94-95页 |
5.2.2 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划分 | 第95-96页 |
5.2.3 干线公路建设对区域景观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对比分析 | 第96-97页 |
5.3 干线公路对建设用地的吸引效应分析 | 第97-109页 |
5.3.1 干线公路影响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第97-101页 |
5.3.2 干线公路影响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分析 | 第101-104页 |
5.3.3 干线公路影响区建设用地空间增长梯度格局演变特征 | 第104-109页 |
5.3.3.1 干线公路影响区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特征 | 第104-106页 |
5.3.3.2 干线公路影响区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 | 第106-109页 |
5.4 干线公路对水稻田的排斥效应分析 | 第109-114页 |
5.4.1 干线公路影响区水稻田动态演变特征 | 第109-112页 |
5.4.2 干线公路影响区水稻田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 | 第112-114页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114-117页 |
6 乡村聚落扩张的动态过程及其对水稻田的影响机制研究 | 第117-141页 |
6.1 杭嘉湖平原乡村地区发展概况 | 第117-119页 |
6.2 乡村聚落扩张的时空格局演变 | 第119-126页 |
6.2.1 乡村聚落规模演化特征 | 第119-120页 |
6.2.2 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 | 第120-122页 |
6.2.3 乡村聚落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 | 第122-126页 |
6.3 乡村聚落扩张过程中水稻田的时空演变特征 | 第126-136页 |
6.3.1 乡村聚落与水稻田空间组合关系分析 | 第126-128页 |
6.3.2 水稻田景观指数选择 | 第128-130页 |
6.3.3 乡村聚落扩张模式对水稻田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130-136页 |
6.3.3.1 乡村聚落扩张进程中水稻田景观格局演变 | 第130-131页 |
6.3.3.2 不同乡村聚落扩张类型对水稻田景观的影响分析 | 第131-136页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136-141页 |
7 基于人类需求的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 | 第141-161页 |
7.1 基于人类需求的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 第142-145页 |
7.2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 | 第145-149页 |
7.3 人类需求动态变化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特征 | 第149-154页 |
7.3.1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趋势 | 第149-153页 |
7.3.2 稻田生态系统各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 | 第153-154页 |
7.4 城市化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 | 第154-157页 |
7.4.1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 | 第154-156页 |
7.4.2 城市化因子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特征 | 第156-157页 |
7.5 讨论与小结 | 第157-161页 |
8 杭嘉湖平原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 第161-167页 |
8.1 完善市场为导向的水稻田保护制度 | 第161-162页 |
8.2 严守耕地红线,提升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第162-163页 |
8.3 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新型城镇化内涵 | 第163-164页 |
8.4 建立“多规融合”规划体系,布局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164-167页 |
9 总结与展望 | 第167-174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67-172页 |
9.1.1 水稻田时空动态演变 | 第167页 |
9.1.2 城市扩张特征及其对水稻田的影响 | 第167-168页 |
9.1.3 干线公路建设及其对水稻田的影响 | 第168-169页 |
9.1.4 乡村聚落扩张特征及其对水稻田的影响 | 第169-170页 |
9.1.5 人类需求变化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第170-171页 |
9.1.6 杭嘉湖平原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 第171-172页 |
9.2 研究进展 | 第172页 |
9.3 研究展望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9页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