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3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4页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4-15页
    1.3 研究方案第15-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3 研究内容第16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2 农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现状第17-35页
    2.1 中国农业教育发展史略第17-22页
        2.1.1 古代农业教育第17-19页
        2.1.2 近代农业教育第19-21页
        2.1.3 现代农业教育第21-22页
    2.2 国外农业教育发展及其经验借鉴第22-28页
        2.2.1 美国的农业教育第22-24页
        2.2.2 日本的农业教育第24-26页
        2.2.3 欧洲各国的农业教育第26页
        2.2.4 国外农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第26-28页
    2.3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第28-35页
        2.3.1 高等农业教育的规模分析第28-29页
        2.3.2 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特征第29-30页
        2.3.3 高等农业教育的问题探究第30-32页
        2.3.4 农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第32-35页
3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第35-42页
    3.1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动力学机制第35-37页
        3.1.1 社会驱动力:创新驱动与中国梦第35页
        3.1.2 发展驱动力: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第35-36页
        3.1.3 市场驱动力:社会需求旺盛第36-37页
        3.1.4 内源驱动力:高等农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第37页
    3.2 拔尖创新农业人才的目标状态界定第37-39页
        3.2.1 知识结构第38页
        3.2.2 能力体系第38-39页
        3.2.3 综合素质第39页
    3.3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第39-42页
        3.3.1 以人为本与精英教育第39-40页
        3.3.2 个性发展与创新教育第40页
        3.3.3 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第40页
        3.3.4 因材施教与人职匹配第40-42页
4 农学专业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实践第42-56页
    4.1 实证研究的背景资料第42-45页
        4.1.1 百年名校:湖南农业大学第42页
        4.1.2 品牌专业:农学专业第42-44页
        4.1.3 实施对象:隆平创新实验班第44-45页
    4.2 农学专业的改革重点第45-51页
        4.2.1 协同培养机制第45-46页
        4.2.2 进入退出机制第46-47页
        4.2.3 才培养模式改革第47-49页
        4.2.4 人才培养过程改革第49-50页
        4.2.5 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第50-51页
    4.3 实施效果分析第51-56页
        4.3.1 身心健康状况指标的比较研究第51-53页
        4.3.2 学业成绩指标的比较研究第53-55页
        4.3.3 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比较研究第55-56页
5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第56-65页
    5.1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第56-57页
        5.1.1 指导思想第56页
        5.1.2 培养目标第56-57页
        5.1.3 教育理念创新第57页
    5.2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第57-60页
        5.2.1 高水平教学团队第57-58页
        5.2.2 高层次科研平台第58-59页
        5.2.3 优良的实训条件第59页
        5.2.4 特色化的品牌资源第59-60页
        5.2.5 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第60页
    5.3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第60-63页
        5.3.1 本科生导师制第60-62页
        5.3.2 小班化教学与国际化培养第62页
        5.3.3 课堂教学改革第62-63页
    5.4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学习过程第63-65页
        5.4.1 切实强化自主学习第63-64页
        5.4.2 全程参与科研实践第64页
        5.4.3 扎实推进研究性学习第64-65页
6 结论与讨论第65-67页
    6.1 研究结论第65-66页
    6.2 讨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教育类本科生专业认同比较研究
下一篇: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