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 论文创新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5页 |
2.1.1 电力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1.2 网络经济与电网 | 第13-14页 |
2.1.3 博弈论与电力市场 | 第14页 |
2.1.4 电力市场监管 | 第14页 |
2.1.5 小结 | 第14-15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3 云南农村供电所运营现状 | 第18-22页 |
3.1 云南供电所售电市场情况 | 第18-19页 |
3.1.1 县级供电公司、供电所现状 | 第18-19页 |
3.1.2 X地区供电所现状 | 第19页 |
3.2 云南农村供电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 | 第19-20页 |
3.2.1 供电所工作职责 | 第19页 |
3.2.2 供电所班组职责 | 第19-20页 |
3.3 目前云南农村供电所模式的局限性及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3.4 小结 | 第21-22页 |
4 云南农村供电所的售电市场化运作可行性分析 | 第22-33页 |
4.1 云南农村供电所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 第22-23页 |
4.1.1 目标 | 第22-23页 |
4.1.2 要求 | 第23页 |
4.2 云南农村供电所市场化改革的优势 | 第23-24页 |
4.3 云南农村供电所市场化运作的支持条件和限制 | 第24-25页 |
4.3.1 农村供电所市场化实行的前提 | 第24页 |
4.3.2 农村供电所市场化实行的支持 | 第24-25页 |
4.3.3 农村供电所市场化实行的限制 | 第25页 |
4.4 云南农村售电业务公司的“五力”分析 | 第25-27页 |
4.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25-26页 |
4.4.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26页 |
4.4.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第26页 |
4.4.4 替代品的威胁 | 第26页 |
4.4.5 同行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第26-27页 |
4.5 云南农村售电业务公司投资收益性分析 | 第27-32页 |
4.5.1 X地区县级供电企业经营情况 | 第27-28页 |
4.5.2 F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 第28-32页 |
4.6 小结 | 第32-33页 |
5 国外售电市场模式比较与借鉴 | 第33-35页 |
5.1 国外售电市场模式 | 第33-34页 |
5.1.1 英国、美国、挪威、日本等售电市场模式 | 第33-34页 |
5.1.2 德国售电市场模式 | 第34页 |
5.2 国外售电市场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4-35页 |
6 以农村供电所为基础建立的售电业务公司市场化改革模式 | 第35-49页 |
6.1 售电业务公司的STP分析 | 第35-39页 |
6.1.1 售电业务公司的市场细分 | 第35-37页 |
6.1.2 售电业务公司的目标客户群体 | 第37-38页 |
6.1.3 售电业务公司的定位 | 第38-39页 |
6.2 售电公司的市场渠道 | 第39-40页 |
6.3 售电业务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 | 第40-41页 |
6.4 售电业务公司的核心能力 | 第41-44页 |
6.5 售电业务公司的合作伙伴 | 第44-45页 |
6.6 构建新的售电业务公司成本结构 | 第45-46页 |
6.7 售电业务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 | 第46-49页 |
6.7.1 售电业务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 | 第46-47页 |
6.7.2 售电业务公司的业务设置 | 第47-49页 |
7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