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6页 |
1.1 概述 | 第7-9页 |
1.2 法律依据:处理民行交叉案件的数次沿革 | 第9-12页 |
1.3 试点实践: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探索 | 第12-14页 |
1.3.1 浙江地区 | 第13页 |
1.3.2 重庆地区 | 第13-14页 |
1.4 案件的类型分布、审理模式和处理效果 | 第14-16页 |
第2章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民行交叉案件处理的新问题 | 第16-20页 |
2.1 立法、司法对“一并解决民事争议”种类和情形的排除 | 第16-17页 |
2.1.1 可以适用“一并审理”的类型限定 | 第17页 |
2.1.2 不予准予一并审理情形的排除和缺乏有限救济 | 第17页 |
2.2 跨区域管辖调整的“双刃”效应妨碍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 第17-18页 |
2.3“民事纠纷行政诉讼化解决”促成人为制造民行交叉 | 第18-19页 |
2.4 不同审判庭及法院“不立案”、“都中止”、“难沟通” | 第19-20页 |
第3章 民行交叉案件的域外比较研究和法理分析 | 第20-31页 |
3.1 域外民行交叉案件的比较研究 | 第20-23页 |
3.1.1 英美法系(英国、美国) | 第20-21页 |
3.1.2 大陆法系 | 第21-22页 |
3.1.3 日本 | 第22页 |
3.1.4 我国澳门地区 | 第22-23页 |
3.2 法理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民行交叉案件产生的原因 | 第23-24页 |
3.2.2 行政诉讼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认定 | 第24-25页 |
3.2.3 民事诉讼中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 第25-27页 |
3.3 民行交叉案件的主要案件类型 | 第27-29页 |
3.3.1 可一并审理相关民事纠纷的民行交叉案件 | 第27-28页 |
3.3.2 未纳入一并审理的其他类案件 | 第28-29页 |
3.4 民行交叉案件类型化处理可行与必要 | 第29-31页 |
第4章 民行交叉案件的类型化处理 | 第31-38页 |
4.1“一并审理”的判定及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4.2 不能一并审理的民行交叉案件的处理 | 第32页 |
4.2.1 对常见民行交叉案件作“类型化”规定 | 第32页 |
4.2.2 加强沟通协调,更高层面上规范 | 第32页 |
4.3 以“案件类型化”为视角化解民行争议 | 第32-36页 |
4.3.1 行政登记案件 | 第32-34页 |
4.3.2 行政许可案件 | 第34页 |
4.3.3 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裁决的案件 | 第34-35页 |
4.3.4 行政处罚 | 第35-36页 |
4.3.5 行政确认(工伤认定) | 第36页 |
4.4 引入行政调解以及协调和解 | 第36-3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