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旧路护栏及分隔带开口活动护栏安全性能提升方案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汽车—护栏—地基碰撞力学模型 | 第14-26页 |
·碰撞力模型 | 第14-18页 |
·波形梁护栏碰撞模型 | 第14-17页 |
·混凝土护栏碰撞力计算 | 第17-18页 |
·汽车—护栏—地基相互作用模型 | 第18-24页 |
·立柱刚性嵌固点位置确定 | 第19-23页 |
·立柱承受的最大弯矩计算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旧路波形梁护栏安全性能提升方案设计 | 第26-44页 |
·新旧规范护栏几何形式对比分析 | 第26-29页 |
·旧护栏升级改造方案设计 | 第29-43页 |
·上段横隔梁设计 | 第29-30页 |
·立柱埋深1H的确定 | 第30-33页 |
·浇筑高度2H的确定 | 第33页 |
·立柱配筋设计 | 第33-36页 |
·改造后的立柱弯矩、剪力校核 | 第36-38页 |
·自密实混凝土标号确定及配合比设计 | 第38-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新型混凝土活动护栏设计 | 第44-56页 |
·常用活动护栏形式与不足 | 第44页 |
·新型混凝土活动护栏设计方案 | 第44-46页 |
·新型混凝土活动护栏详细设计 | 第46-51页 |
·护栏构造形式 | 第46-47页 |
·配筋设计 | 第47-49页 |
·基础设置 | 第49-51页 |
·螺旋式活动升降装置 | 第51-55页 |
·脚轮设计 | 第51页 |
·螺杆设计 | 第51-54页 |
·外套筒螺纹螺母设计 | 第54页 |
·手柄设计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汽车与护栏碰撞力学仿真试验 | 第56-72页 |
·汽车与护栏碰撞研究方法 | 第56-57页 |
·实车足尺碰撞实验 | 第56页 |
·缩尺模型试验法 | 第56页 |
·计算机仿真分析 | 第56-57页 |
·仿真软件和车辆模型 | 第57-58页 |
·Hypermesh与LS-DYNA | 第57页 |
·车辆有限元模型 | 第57-58页 |
·车辆碰撞参数 | 第58页 |
·波形梁升级改造方案仿真碰撞试验 | 第58-67页 |
·护栏模型 | 第58-60页 |
·大客车碰撞仿真 | 第60-66页 |
·仿真碰撞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新型混凝土活动护栏仿真碰撞试验 | 第67-70页 |
·混凝土活动护栏有限元模型 | 第67页 |
·大客车碰撞仿真 | 第67-70页 |
·仿真碰撞结果分析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