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塌陷区路基沉降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特色 | 第13-15页 |
2 采空区覆岩分层特性及再变形对公路的影响 | 第15-21页 |
·采空区上覆岩层分带及特性 | 第15-16页 |
·地表移动变形的破坏形式及一般规律 | 第16-18页 |
·地表移动破坏形式 | 第16-17页 |
·地表移动变形的一般规律 | 第17-18页 |
·采煤塌陷区地表再移动和再变形对公路的影响分析 | 第18-20页 |
·塌陷区地表再下沉对公路的影响 | 第19-20页 |
·塌陷区地表水平移动对公路的影响 | 第20页 |
·塌陷区地表倾斜对公路的影响 | 第20页 |
·塌陷区地表曲率对公路的影响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荷载作用下煤矿塌陷区路基沉降与再变形规律 | 第21-33页 |
·FlAC软件概述 | 第21页 |
·路基再变形的数值模拟 | 第21-23页 |
·数值模拟模型设计 | 第21-22页 |
·模型的力学参数 | 第22-23页 |
·模拟方案与模拟结果 | 第23-27页 |
·数值模拟方案 | 第23-24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24-27页 |
·荷载作用下路基再变形规律 | 第27-31页 |
·不同荷载作用下路基再变形规律 | 第27-29页 |
·荷载位置不同时路基再变形规律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4 煤矿塌陷区路基再变形预计方法 | 第33-39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地表潜在变形的计算方法 | 第34-37页 |
·潜在移动和变形计算模型 | 第34-36页 |
·潜在沉降计算参数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5 工程实例 | 第39-61页 |
·塌陷区地质采矿概况 | 第39-43页 |
·塌陷区地质采矿条件 | 第39-40页 |
·塌陷区下伏采空区特征 | 第40-43页 |
·塌陷区地表潜在移动和变形计算 | 第43-52页 |
·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 第45-46页 |
·地表潜在沉陷计算结果 | 第46-52页 |
·荷载作用下路基再变形计算 | 第52-56页 |
·数值模拟模型设计 | 第52-53页 |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第53-56页 |
·塌陷区路基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 第56-60页 |
·地基稳定性评价要求 | 第56-58页 |
·地基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58-60页 |
·地基稳定性评价结果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结论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