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走班制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1-2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19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教师教学行为及评价研究综述第14-19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9-22页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9页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2页
第一章 评价制度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第22-31页
 第一节 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因素第22-24页
 第二节 教师教学行为塑造的机理第24-28页
  一、强化理论第25页
  二、社会学习理论第25-26页
  三、认知失调理论第26-28页
 第三节 评价制度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第28-31页
  一、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第28-29页
  二、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机制第29-31页
第二章 走班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挑战第31-46页
 第一节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现状第32-36页
  一、教学行为效果评价第33-35页
  二、教学行为过程的评价第35-36页
 第二节 走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挑战第36-42页
  一、课程特征第36-38页
  二、教室环境第38-41页
  三、教学组织环境第41-42页
 第三节 走班教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挑战第42-46页
  —、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挑战第42-44页
  二、对教师教学过程评价的挑战第44-46页
第三章 两种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思路第46-62页
 第一节 基于学习结果的间接评价第46-54页
  一、前提与假设第46-47页
  二、评价类型与方法第47-49页
  三、国际经验第49-53页
  四、优势与不足第53-54页
 第二节 基于教学过程的直接评价第54-62页
  一、前提与假设第55页
  二、评价类型与方法第55-58页
  三、评价信息的采集与使用第58-60页
  四、优势与不足第60-62页
第四章 基于结果的教师教学评价建议第62-73页
 第一节 教师增值评价第62-68页
  一、采用增值评价的必要性第62-63页
  二、增值评价的三种比较方法第63-66页
  三、增值评价使用建议第66-68页
 第二节 教师团队评价第68-73页
  一、采用团队评价的必要性第68-69页
  二、教师团队评价实施现状第69-70页
  三、对策与建议第70-73页
第五章 基于过程的教师教学评价建议第73-88页
 第一节 指向教师行为改进的评价标准第73-77页
  一、教师参与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第73-75页
  二、教师参与标准制定的现状第75页
  三、对教师参与标准制定的建议第75-77页
 第二节 评价数据的采集与使用第77-85页
  一、课堂观察第77-82页
  二、学生评教第82-85页
 第三节 相关制度文化建设第85-88页
  一、建立听评课活动的质量评价体系第85-86页
  二、建设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监测和支持系统第86-87页
  三、构建民主、合作的评价文化第87-88页
总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附录第96-97页
后记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堂中学习机会分配的质性研究--以X中学八年级A班为例
下一篇: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市镇发展及其层级概况研究(嘉靖—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