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素流失机理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情况综述 | 第18-2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39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8-33页 |
·实验平台设计 | 第28-29页 |
·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29页 |
·实验植物 | 第29-30页 |
·实验土壤理化性质 | 第30页 |
·实验施用肥料及频率 | 第30-31页 |
·降雨强度的设计 | 第31-33页 |
·实验材料及药品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水样采集 | 第34-35页 |
·水质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35页 |
·总氮的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氨氮的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 | 第37页 |
·亚硝酸盐氮的检测方法 | 第37-39页 |
第3章 不同化肥用量对面源污染中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 第39-57页 |
·实验设计 | 第39页 |
·实验时间 | 第39页 |
·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39-43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39-41页 |
·不同土壤层次亚硝酸盐氮的流失特征 | 第41-43页 |
·硝酸盐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 | 第43-46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硝酸盐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43-45页 |
·不同土壤层次硝酸盐氮的流失特征 | 第45-46页 |
·氨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46-49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氨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46-48页 |
·不同土壤层次氨氮的流失特征 | 第48-49页 |
·总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49-53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总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49-52页 |
·不同土壤层次总氮的流失特征 | 第52-53页 |
·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53-55页 |
·地表径流水中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53-54页 |
·地下水1中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54页 |
·地下水2中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不同降雨强度对面源污染中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 第57-71页 |
·实验设计 | 第57页 |
·实验时间 | 第57页 |
·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57-60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57-59页 |
·不同土壤层次亚硝酸盐氮的流失特征 | 第59-60页 |
·硝酸盐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 | 第60-63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硝酸盐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60-63页 |
·不同土壤层次硝酸盐氮的流失特征 | 第63页 |
·氨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63-67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氨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63-66页 |
·不同土壤层次氨氮的流失特征 | 第66-67页 |
·总氮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第67-69页 |
·地表径流水、地下水1、地下水2中总氮浓度的流失特征 | 第67-68页 |
·不同土壤层次总氮的流失特征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