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4页 |
·黄曲霉毒素的基本概况 | 第12-13页 |
·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 第12页 |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其种类 | 第12页 |
·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其限量标准 | 第13-15页 |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 第13-14页 |
·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危害 | 第14页 |
·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 | 第14-15页 |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薄层色谱法 | 第1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5-16页 |
·免疫学法 | 第16-17页 |
·免疫学与仪器结合法 | 第17-18页 |
·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方法 | 第18-22页 |
·物理法 | 第18-19页 |
·化学法 | 第19页 |
·生物法 | 第19-22页 |
·发酵技术在微生物产黄曲霉毒素降解酶中的应用 | 第22页 |
·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产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24-35页 |
·材料 | 第24-26页 |
·筛选样本 | 第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AFB_1的储备 | 第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酶酶活测定 | 第26页 |
·HPLC检测AFB_1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产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酶菌株的筛选 | 第27页 |
·最优菌株的鉴定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菌株的初筛 | 第28页 |
·菌株的复筛 | 第28-29页 |
·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29-30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30-31页 |
·菌株 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 第31-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HSD8 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35-46页 |
·材料 | 第35-37页 |
·菌株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36页 |
·AFB_1的储备 | 第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生物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第37页 |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酶酶活测定 | 第37-38页 |
·HPLC检测AFB_1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0页 |
·菌株活化 | 第38页 |
·种子生长曲线测定 | 第38页 |
·种子摇瓶培养 | 第38页 |
·HSD8 菌株产AFB_1降解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 | 第38-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HSD8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40页 |
·HSD8 菌株产AFB_1 降解酶发酵条件优化的结果 | 第40-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HSD8 菌株的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46-61页 |
·材料 | 第46-48页 |
·菌种 | 第46页 |
·培养基 | 第46-47页 |
·AFB_1的储备 | 第47页 |
·主要试剂 | 第47-4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8页 |
·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酶酶活测定 | 第48页 |
·HPLC检测AFB_1 | 第48-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菌株活化 | 第49页 |
·种子液制备 | 第49页 |
·HSD8 菌株产AFB_1降解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 第49-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60页 |
·不同碳源的优选试验结果 | 第51页 |
·不同氮源的优选试验结果 | 第51-52页 |
·不同金属离子的优选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PB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PB试验中非显著性因素的优化试验 | 第56-57页 |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结果和响应面分析与预测 | 第57-60页 |
·模型验证 | 第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HSD8 菌株发酵放大与酶制剂制备 | 第61-74页 |
·材料 | 第61-64页 |
·菌种 | 第61页 |
·培养基 | 第61-62页 |
·AFB_1的储备 | 第62-63页 |
·主要试剂 | 第63-6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分析方法 | 第64-65页 |
·黄曲霉毒素B+1降解酶酶活测定 | 第64页 |
·HPLC检测AFB_1 | 第64-65页 |
·试验方法 | 第65-67页 |
·菌株活化 | 第65页 |
·一级种子制备 | 第65页 |
·二级种子制备 | 第65页 |
·50L发酵罐小试工艺研究 | 第65-66页 |
·酶制剂样品制备 | 第66页 |
·不同添加剂对酶制剂样品酶活稳定的影响 | 第66-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3页 |
·50L发酵罐小试工艺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酶制剂样品制备的结果与分析 | 第72页 |
·不同添加剂对酶制剂样品酶活稳定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总结 | 第74-75页 |
·创新点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