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1990年代以来的民族志小说研究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5页
导论:民族志小说的提出及研究思路第15-29页
 一、民族志小说的提出与研究目标第15-20页
 二、从人类学小说到民族志小说:民族志小说作为批评对象的研究思路第20-25页
 三、民族志小说批评的三个维度:民族志小说批评范式的建构第25-26页
 四、民族志小说研究的意义和重点难点第26-29页
第一章 民族志小说的兴起及理论探源第29-53页
 一、民族志的发展与文学性转向第30-38页
 二、民族志小说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38-45页
 三、1990年代以来民族志小说兴盛的原因第45-53页
第二章 族群历史书写与民族志小说第53-85页
 一、《心灵史》的历史民族志书写向度第53-65页
 二、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心灵史想象第65-68页
 三、《走婚》《炎黄》:民族文化根性的历史探寻第68-80页
 四、历史民族志小说:历史小说的新创获第80-85页
第三章 族群文化记忆与民族志小说第85-133页
 一、边地书写与族群文化记忆第85-89页
 二、《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文化的文学记忆第89-108页
 三、《最后的巫歌》:三峡土家族文化的文学记忆第108-127页
 四、怀旧情绪与文化反思第127-133页
第四章 认知人类学与新民族志小说第133-161页
 一、《马桥词典》:认知人类学视域的新民族志书写第134-136页
 二、《马桥词典》的认知人类学解读第136-144页
 三、文学启蒙立场与生活、历史的真相第144-148页
 四、新民族志小说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第148-161页
余论 民族性的借重与超越第161-179页
 一、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的回顾与思考第161-164页
 二、民族性建构与传统重构第164-169页
 三、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的自觉和实践第169-174页
 四、民族志小说在文学的民族性建构中的特殊意义第174-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183页
附录: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83-184页
后记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
下一篇: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