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来源及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径 | 第11-13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技术路径 | 第11-13页 |
第2章 用户细分的维度 | 第13-21页 |
·用户细分概述 | 第13-14页 |
·用户细分的概念 | 第13-14页 |
·用户细分维度概述 | 第14页 |
·用户细分的维度 | 第14-19页 |
·基于人口特征的细分 | 第14-15页 |
·基于用户个性特征的细分 | 第15-16页 |
·基于用户对新的技术产品的态度 | 第16-17页 |
·基于用户所在的组织和地区的文化特征 | 第17-19页 |
·基于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第19页 |
·如何选择恰当的维度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用户研究中的用户分类 | 第21-26页 |
·用户分类概述 | 第21页 |
·用户分类的目的 | 第21页 |
·用户分类效果评估 | 第21页 |
·用户分类的方法 | 第21-23页 |
·经验描述法 | 第21-22页 |
·聚类统计法 | 第22-23页 |
·常见的用户类型 | 第23-25页 |
·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 | 第23页 |
·新手用户和专家用户 | 第23-24页 |
·潜在用户 | 第24页 |
·极端用户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常用的选样方法 | 第26-34页 |
·选样概述 | 第26页 |
·选样的概念 | 第26页 |
·选样的意义 | 第26页 |
·非概率抽样 | 第26-28页 |
·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 | 第27页 |
·判断抽样(Judgment sampling) | 第27页 |
·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 第27-28页 |
·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 | 第28页 |
·概率抽样 | 第28-33页 |
·简单抽样(Simple sampling) | 第29页 |
·系统抽样(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 第29-30页 |
·分层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 第30-31页 |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 第31-32页 |
·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 第32-33页 |
·抽中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主要、次要及潜在用户的选样方法 | 第34-42页 |
·主要、次要及潜在用户的选样方法 | 第34-35页 |
·主要、次要及潜在用户的细分维度 | 第34页 |
·主要、次要及潜在用户的选取 | 第34-35页 |
·主要、次要及潜在用户的选样方法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确定目标用户(确定样本) | 第35-38页 |
·目标用户分类(确定样本框) | 第38-39页 |
·用户选样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6章 新手、专家和极端用户选样方法 | 第42-52页 |
·新手、专家和极端用户选样方法 | 第42-44页 |
·新手、专家和极端用户的细分维度 | 第42-43页 |
·新手、专家和极端用户的选取 | 第43-44页 |
·新手、专家和极端用户选样方法案例分析 | 第44-52页 |
·确定目标用户 | 第44-45页 |
·目标用户分类(确定样本框) | 第45-46页 |
·用户选样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第7章 总结 | 第52-57页 |
·用户研究中的选样方法及应用小结 | 第52-54页 |
·用户研究中的选样方法及应用小结 | 第52-53页 |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53-54页 |
·面向大数据的选样意义 | 第54-55页 |
·研究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