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桩基对混凝土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引言第9-10页
   ·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现状第10-13页
     ·桥梁的震害特点分析第10-11页
     ·桥梁震害工程实例第11-13页
     ·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研究现状第13页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概况第13-16页
     ·桩基础的特性和震害特点第13-15页
     ·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17-26页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简述第17-18页
   ·桥梁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第18-22页
     ·静力法第18页
     ·动力反应谱法第18-21页
     ·动态时程分析法第21-22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第22页
   ·方法的对比分析第22-25页
     ·静力法的优缺点第22页
     ·反应谱法的优缺点第22-23页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第23-24页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优缺点第24页
     ·本文选取的桥梁抗震分析法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赣州市客家大桥主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6-46页
   ·客家大桥工程概况第26-32页
     ·工程背景第26-27页
     ·桥梁主要设计参数第27-31页
     ·主要材料及性能第31-32页
   ·客家大桥有无桩基两动力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全桥主要控制截面的选取及几何参数第32-34页
     ·边界条件和桩基模拟第34-35页
     ·不考虑桩基的动力模型 I第35-36页
     ·模拟桩基的动力模型 II第36页
   ·两独立模型的自振特性计算第36-45页
     ·结构自振特性的计算方法第36-37页
     ·结构自振特性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37-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客家大桥动力模型反应谱分析第46-62页
   ·客家大桥反应谱的选择第46-48页
     ·抗震设防目标第46页
     ·桥址设计反应谱的选取第46-48页
   ·有效振型参与质量第48-49页
   ·动力模型反应谱分析第49-61页
     ·模型 I、II 选择的控制截面内力反应谱分析结果第50-55页
     ·模型 I、II 选择的控制截面反应谱分析位移结果第55-56页
     ·模型 I、II 主要结果包络图第56-60页
     ·反应谱结果的分析第60-61页
   ·章节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客家大桥时程分析第62-78页
   ·地震动输入第62-64页
     ·一致激励模式的地震动输入原理第62页
     ·地震波输入模式选择第62-63页
     ·本桥设计地震动时程第63-64页
   ·模型 I、II 一致激励下的地震时程响应分析第64-75页
     ·两模型控制截面时程分析最大内力响应第64-73页
     ·模型 I、II 时程分析最大位移响应第73-75页
   ·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法结果对比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SP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信息的隧道围岩亚级分级方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波浪型圆柱涡激振动机理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