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地铁环境下已建建筑的隔振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对地铁振动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结构隔振技术第15-22页
     ·基础隔振原理第16页
     ·建筑上常用的隔振支座类型第16-19页
     ·用于地铁振动影响的隔振支座类型第19页
     ·振动控制指标第19-22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2-24页
第2章 地铁振动与响应的基本理论第24-36页
   ·地铁振动的产生及在土体中的传播第24-27页
     ·振动的产生与传播第24页
     ·振动产生的原因第24-25页
     ·振动的特点第25-27页
     ·振动的衰减规律第27页
   ·目前减少或控制振动的措施第27-30页
     ·振源强度控制第28页
     ·传播路径控制第28-30页
   ·地铁运行引起周围建筑物振动的问题第30-35页
     ·地铁引起周围建筑物振动的机理第30-31页
     ·列车—轨道—土层—建筑物的数值分析模拟第31-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隔振体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46页
   ·有限元法概述第36页
     ·有限元分析过程第36页
   ·ANSYS 有限元软件概述第36-38页
     ·ANSYS 软件结构分析功能第37页
     ·ANSYS 软件分析过程第37-38页
   ·隔振体系计算单元的选取第38-41页
     ·砖混结构模型的选取第38-39页
     ·模型单元的选取第39-41页
   ·模型的本构关系第41-43页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41-42页
     ·钢材的本构关系第42-43页
   ·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第43-44页
   ·破坏准则第44页
   ·收敛准则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地铁引起的振动波第46-58页
   ·工程实例第46-47页
   ·振动的实测分析第47-49页
     ·测试运动量的选择第47-48页
     ·测试内容及分析第48-49页
   ·列车—轨道系统简化模型的理论分析第49-50页
   ·振动的模拟分析第50-56页
     ·土体的阻尼第50页
     ·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第50-52页
     ·地铁的列车荷载第52-53页
     ·ANSYS 有限元软件模拟地铁波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地铁作用对隔振结构的影响第58-78页
   ·碟簧隔振支座第58-63页
     ·碟形弹簧的特点第58-59页
     ·碟簧的组合形式第59-61页
     ·碟簧支座的设计过程第61-63页
   ·多质点隔振结构动力分析第63-65页
   ·工程概况第65-66页
   ·确定模型材料属性第66-67页
   ·模型的建立第67-70页
     ·未隔振结构的 ANSYS 模型第67-68页
     ·隔振结构的 ANSYS 模型第68-70页
   ·计算结果的数据分析第70-77页
     ·实测振动波与模拟振动波的输入第71页
     ·模态分析第71页
     ·时程分析第71-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施工关键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空间与流线研究--以北京苹果园交通枢纽综合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