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问题的由来 | 第8页 |
(二) 关于教师的思考 | 第8-9页 |
(三) 研究现状与价值 | 第9-11页 |
一、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1. “绿色”的定义 | 第11-12页 |
2. “绿色教育”的内涵 | 第12-13页 |
3. “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 绿色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1. 课程论基础 | 第15-16页 |
2. 教学论基础 | 第16-17页 |
3. 教育心理学基础 | 第17页 |
(三) 农村中学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 | 第17-20页 |
1. 实践意义 | 第18页 |
2. 理论意义 | 第18-20页 |
二、农村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20-30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20-24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1. 农村初中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现状 | 第24-25页 |
2.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三) 初中语文“绿色”教学的原则 | 第27-30页 |
1. 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 第27-28页 |
2. 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积极主动性原则 | 第28-29页 |
3. 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原则 | 第29-30页 |
三、实施农村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的策略 | 第30-35页 |
(一) 培养“专家型”教师 | 第30-31页 |
(二) 优化语文学科教学内容 | 第31-32页 |
(三) 塑造新型学生主体 | 第32-34页 |
(四)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 第34-35页 |
四、农村语文“绿色”课堂教学的评价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5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