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虚拟现实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0-28页 |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技术特征 | 第20-23页 |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第20-21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 | 第21-22页 |
·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仿真技术的区别 | 第22-23页 |
·工具选择 | 第23-27页 |
·建模工具的选择 | 第23-24页 |
·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平台选择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船舶电站系统概述及其主要电气设备的数学模型 | 第28-46页 |
·船舶电站概述 | 第28-30页 |
·船舶电站系统组成 | 第28-30页 |
·船舶电站系统的运行特点 | 第30页 |
·船舶电站系统的运行要求 | 第30页 |
·主要电气设备数学模型 | 第30-44页 |
·主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 第30-41页 |
·应急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 第41页 |
·蓄电池组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负载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船舶电站设备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6-56页 |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6-54页 |
·模型数据采集 | 第46-47页 |
·三维建模 | 第47-50页 |
·模型优化 | 第50-51页 |
·添加材质和贴图 | 第51-53页 |
·模型的渲染 | 第53-54页 |
·导出电站三维模型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船舶电站虚拟漫游系统的实现 | 第56-68页 |
·虚拟漫游的实现 | 第56-61页 |
·导入 3d 模型 | 第56-57页 |
·场景的修改 | 第57-60页 |
·碰撞检测技术 | 第60-61页 |
·Virtools 编程 | 第61页 |
·键盘和鼠标实现漫游 | 第6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船舶电站虚拟仿真训练系统的实现 | 第68-96页 |
·系统概述 | 第68-69页 |
·系统功能 | 第69-75页 |
·训练目标分析 | 第69页 |
·功能培训内容 | 第69-75页 |
·Virtools 平台下的交互实现 | 第75-78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78-83页 |
·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 介绍 | 第78-79页 |
·仿真训练系统涉及的数据 | 第79-80页 |
·数据库数据模型选择 | 第80页 |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80-83页 |
·数据库二维表之间对应关系 | 第83页 |
·基于数据库平台间的交互 | 第83-92页 |
·Virtools 与数据库交互实现 | 第83-88页 |
·MFC 与数据库的交互实现 | 第88-92页 |
·教师机和学员机的实现 | 第92-95页 |
·教师机 | 第92-93页 |
·学员机 | 第93-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