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论对高丽诗话批评的影响--以高丽时期四部诗话为中心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宋代、高丽诗话概观与影响关系发生途径 | 第15-22页 |
·宋代、高丽诗话概观 | 第15-19页 |
·宋代诗话概观 | 第15-17页 |
·高丽诗话概观 | 第17-19页 |
·宋、丽诗话影响关系发生之途径 | 第19-22页 |
·人员往来 | 第19-20页 |
·书籍交流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宋代诗论影响下的高丽诗话批评理论 | 第22-55页 |
·诗本质论 | 第22-28页 |
·吟咏性情 | 第22-26页 |
·主意主气 | 第26-28页 |
·诗学风尚 | 第28-31页 |
·重杜之风 | 第28-30页 |
·习苏成潮 | 第30-31页 |
·诗作法论 | 第31-48页 |
·用事论 | 第31-36页 |
·点化论 | 第36-40页 |
·意相关论 | 第40-43页 |
·语相关论 | 第43-48页 |
·诗歌风格 | 第48-55页 |
·平淡自然 | 第48-52页 |
·豪迈雄深 | 第52-55页 |
第四章 宋代诗论影响下的高丽诗话批评意识 | 第55-61页 |
·"出位之思" | 第55-58页 |
·诗画一律 | 第55-57页 |
·以理入诗 | 第57-58页 |
·用语意识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7页 |
附录B (高丽四部诗话批评用语分类)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