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水上“唐诗之路”研究--以隋唐大运河沿线诗歌创作为中心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相关论题研究现状第12-13页
   ·选题过程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大运河——水上"唐诗之路"第17-23页
   ·描写运河风貌的创作第18-21页
   ·表现运河城市风貌的创作第21页
   ·运河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第21-23页
第三章 运河水运文化与水上"唐诗之路"的形成第23-33页
   ·繁盛的交通线路第23-26页
     ·官家漕运第23-24页
     ·私人行旅第24-26页
   ·多样的文化元素第26-33页
     ·见证历史的隋堤柳第27-28页
     ·维系朝廷命脉的河畔粮仓第28-30页
     ·承载行旅文化的馆驿桥梁第30-33页
第四章 运河区域经济发展与水上"唐诗之路"的形成第33-52页
   ·运河沿线城镇的崛起与诗歌创作第33-44页
     ·永济渠沿岸城镇与诗歌创作第34-36页
     ·汴渠沿岸城镇与诗歌创作第36-39页
     ·邗沟沿岸城镇与诗歌创作第39-41页
     ·江南河沿岸城镇与诗歌创作第41-44页
   ·运河沿线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与诗歌创作第44-49页
     ·运河沿线商业的发展与诗歌创作第44-46页
     ·运河沿线农业的发展与诗歌创作第46-49页
   ·运河城镇诗歌的共性特征第49-52页
第五章 运河区域文化与水上"唐诗之路"的形成第52-65页
   ·运河区域历史典故与诗歌创作第52-57页
     ·短命的大隋王朝第52-54页
     ·吴越战争的时代风云第54-55页
     ·历史浪潮中的名妓第55-57页
   ·运河区域民风民俗与诗歌创作第57-65页
     ·运河沿线地区语言对诗歌语言的影响第58-59页
     ·运河沿线地区民风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第59-62页
     ·运河沿线地区民俗对诗歌内容的丰富第62-65页
第六章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诗论对高丽诗话批评的影响--以高丽时期四部诗话为中心
下一篇:魏晋赋中的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