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江西省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以安义县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7-8页
   ·相关概念第8-11页
     ·农村与城镇第8-9页
     ·新农村建设第9-10页
     ·景观第10页
     ·乡村景观第10-11页
   ·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相关问题第11-13页
     ·城市化第11页
     ·农村城市化第11-12页
     ·乡村现代化第12页
     ·中国农村现代化第12-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7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国内新农村景观的发展历程第15页
     ·国内新农村景观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三章 新农村景观的构成因素第17-23页
   ·自然要素第17-20页
     ·气候第17页
     ·地貌第17-18页
     ·水环境第18-19页
     ·土壤第19页
     ·植被第19-20页
   ·人工要素第20-21页
     ·建筑物第20页
     ·道路第20-21页
     ·其它设施第21页
   ·非物质文化要素第21-23页
     ·民俗第21-22页
     ·地方语言第22-23页
第四章 安义县新农村景观建设现状分析第23-33页
   ·安义县自然概况第23-25页
     ·安义县自然景观构成要素第23-24页
     ·安义县定位第24-25页
   ·安义县人工要素概况第25-26页
     ·建筑第25页
     ·其它设施第25-26页
   ·安义县非物质文化概况第26-27页
     ·民俗第26-27页
     ·产业发展第27页
     ·文脉续接第27页
   ·当地政府提出的与新农村建设相关联的三种景观建设模式第27-31页
     ·依山傍水型第28页
     ·田园农庄型第28-29页
     ·人文特色型第29-31页
   ·新农村景观建设时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大众认知方面的落后第31页
     ·规划设计的单调乏味第31页
     ·景观建设缺乏系统性第31-32页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第32-33页
第五章 新农村景观设计原则及规划设计第33-50页
   ·新农村景观设计原则第33-34页
     ·整体规划设计原则第33页
     ·保护和发展乡土文化原则第33页
     ·新农村景观经济和生产功能最大原则第33页
     ·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原则第33-34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4页
   ·新农村自然景观规划与设计第34-37页
     ·新农村自然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第34-35页
     ·新农村绿化设计第35-37页
   ·新农村人工景观规划与设计第37-47页
     ·村庄形态规划第37-38页
     ·农村绿化设计方法第38-40页
     ·建筑物第40-45页
     ·道路第45-47页
   ·新农村非物质文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第47-48页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第48页
     ·耕作栽培技术第48页
     ·轮作制第48页
   ·新农村旅游农业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第48-50页
     ·新农村景观的旅游价值第48-49页
     ·新农村景观旅游开发类型第49-50页
第六章 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旧工业厂房景观再利用研究
下一篇:南昌市滨水驳岸景观生态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