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运梁车再制造及工程实践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再制造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再制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再制造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运梁车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运梁车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运梁车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运梁车再制造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再制造运梁车的意义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运梁车再制造过程管理 | 第21-34页 |
·运梁车再制造的车间管理 | 第21-22页 |
·旧设备的拆卸 | 第22-25页 |
·再制造运梁车清洗 | 第25-28页 |
·对废旧运梁车整体清洗 | 第25-26页 |
·拆卸后零部件的清洗 | 第26-28页 |
·零部件的检测 | 第28-32页 |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 第28-29页 |
·零部件的检测 | 第29-32页 |
·零部件的维修和再制造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再制造运梁车电液系统的设计应用与元件选型 | 第34-62页 |
·再制造运梁车电液系统方案设计 | 第34-47页 |
·液压驱动系统 | 第35-38页 |
·液压转向系统 | 第38-42页 |
·液压悬挂系统 | 第42-45页 |
·其他辅助系统 | 第45-47页 |
·再制造闭式系统的计算和元件选型 | 第47-54页 |
·驱动轮的动力学分析 | 第48-49页 |
·运梁车行走阻力计算 | 第49-50页 |
·发动机选型验证 | 第50-51页 |
·轮胎型号的确定 | 第51页 |
·马达配套减速机验证 | 第51-52页 |
·马达型号的验证 | 第52-53页 |
·驱动系统液压泵的计算选型 | 第53-54页 |
·再制造开式系统计算及元件选型 | 第54-58页 |
·转向系统 | 第55-56页 |
·悬挂系统 | 第56-58页 |
·辅助支撑系统 | 第58页 |
·其它系统的计算及元件选择 | 第58-61页 |
·冷却系统 | 第58页 |
·液压管道的选择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再制造运梁车机械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62-77页 |
·再制造运梁车结构特点和技术参数 | 第62-65页 |
·车架结构 | 第63页 |
·转向机构 | 第63-64页 |
·悬挂结构 | 第64页 |
·辅助支撑结构 | 第64-65页 |
·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65-66页 |
·有限单元法简介 | 第65-66页 |
·ANSYS 软件介绍 | 第66页 |
·车架有限元分析 | 第66-73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7页 |
·材料选取与单元划分 | 第67-69页 |
·确定边界条件 | 第69-70页 |
·车架静态分析 | 第70-73页 |
·转向法兰有限元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再制造运梁车的组装和应用 | 第77-90页 |
·再制造运梁车元件安装和管路布置 | 第77-83页 |
·模拟安装和布管 | 第77页 |
·元件安装前清洗 | 第77-79页 |
·元件和管路安装 | 第79-83页 |
·再制造运梁车的调试 | 第83-86页 |
·功能调试 | 第83-85页 |
·重载及行走试验 | 第85-86页 |
·再制造运梁车的应用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附录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