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1-11页 |
内容摘要 | 第11-17页 |
ABSTRACT | 第17-26页 |
1 引言 | 第26-31页 |
·背景、沿革及意义 | 第26-27页 |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第27-29页 |
·国内研究 | 第27-28页 |
·国外研究 | 第28-29页 |
·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2 跨境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31-41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历史变迁 | 第31-33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探讨 | 第31-32页 |
·关于跨境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32-33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第33-35页 |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与变化 | 第33-34页 |
·国际间监管资本的套利驱动 | 第34-35页 |
·不同法域金融法律制度的差异性 | 第35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第35-41页 |
·美国的实践 | 第35-37页 |
·欧洲的实践 | 第37-39页 |
·亚洲的实践 | 第39-41页 |
3 跨境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分析 | 第41-58页 |
·有关跨境资产证券化主体的法律问题 | 第41-47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发起人 | 第41-42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特殊目的载体 | 第42-44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原始债务人 | 第44-45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投资者 | 第45-47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基础资产的法律问题 | 第47-51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证券化资产的基本特征 | 第47-48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筛选 | 第48-50页 |
·有关不良资产作为跨境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争议 | 第50-51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 | 第51-55页 |
·信托转让 | 第51-52页 |
·债务更新 | 第52页 |
·从属参与 | 第52-53页 |
·债权转让 | 第53-55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资产支持证券的属性 | 第55-58页 |
·有关美国的立法与实践 | 第55-56页 |
·有关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实践 | 第56-58页 |
4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冲突 | 第58-82页 |
·特殊目的载体组建与运作的法律冲突 | 第58-63页 |
·采用特殊目的信托形式下的法律冲突 | 第58-59页 |
·采用特殊目的公司形式下的法律冲突 | 第59-62页 |
·特殊目的载体的国籍问题 | 第62-63页 |
·资产转让的法律冲突 | 第63-67页 |
·有关债权转让的法律差异 | 第63-64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债权转让冲突 | 第64-67页 |
·风险隔离的法律冲突 | 第67-72页 |
·“真实销售”及其判断标准的冲突 | 第67-69页 |
·“重新定性风险” | 第69-70页 |
·让与担保与真实销售 | 第70-72页 |
·证券发行与销售的法律冲突 | 第72-75页 |
·证券发行与销售环节法律冲突的形成原因 | 第72-73页 |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与承销的主要环节 | 第73-74页 |
·证券发行与销售环节的法律冲突 | 第74-75页 |
·担保法律冲突 | 第75-78页 |
·有关流动性便利提供者担保权益的法律冲突 | 第75-77页 |
·有关信用增级的担保法律冲突 | 第77-78页 |
·与外汇兑换有关的法律冲突 | 第78-82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的外汇兑换问题产生原因及防范手段 | 第78-79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及法律风险 | 第79页 |
·有关外汇兑换的国际法律冲突表征 | 第79-82页 |
5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适用 | 第82-123页 |
·路径选择:统一方法还是分割方法 | 第82-83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适用 | 第83-89页 |
·特殊目的信托识别的法律适用 | 第84-86页 |
·特殊目的信托有效性的法律适用 | 第86-87页 |
·特殊目的信托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法律适用 | 第87-89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的法律适用 | 第89-100页 |
·债权资产可转让性的法律适用 | 第90-93页 |
·债权资产让与通知的法律适用 | 第93-95页 |
·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 第95-97页 |
·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 第97-99页 |
·债权转让优先权的法律适用 | 第99-100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风险隔离的法律适用 | 第100-104页 |
·“真实销售”及其判断标准的法律适用 | 第100-103页 |
·特殊目的载体破产隔离机制中“实体合并”问题的法律适用 | 第103-104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证券发行与销售的法律适用 | 第104-110页 |
·适用当事人属人法 | 第104-106页 |
·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 第106-107页 |
·适用证券所在地法 | 第107-108页 |
·适用证券行为地法 | 第108页 |
·最新“相关中间人所在地”原则的运用 | 第108-110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担保的法律适用 | 第110-116页 |
·关于交易被“重新定性”为担保融资情况下的法律适用 | 第110-114页 |
·关于流动性便利提供者的担保权益之法律适用 | 第114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信用增级相关的法律适用 | 第114-116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货币兑换的法律适用 | 第116-119页 |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特性 | 第116-117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与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法律适用 | 第117-118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中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与“公共秩序”保留 | 第118-119页 |
·冲突法解决路径综述 | 第119-123页 |
·冲突法解决方式在现阶段的重要性 | 第119-121页 |
·冲突法解决路径的发展困境 | 第121-123页 |
6 跨境资产证券化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法解决路径 | 第123-148页 |
·统一实体私法解决路径 | 第123-125页 |
·国际统一实体私法简述 | 第123-124页 |
·在跨境资产证券化领域开展实体私法的国际统一之可行性 | 第124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国际统一立法现状及未来发展设想 | 第124-125页 |
·《联合国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转让公约》的实践 | 第125-136页 |
·《公约》制订背景、立法原则与适用范围 | 第126-128页 |
·《公约》主要内容 | 第128-133页 |
·《公约》的现状 | 第133-135页 |
·《公约》对跨境资产证券化的影响简评 | 第135-136页 |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实践 | 第136-145页 |
·巴塞尔协议概况及其法律性质 | 第136-137页 |
·巴塞尔协议有关资产证券化治理的演变及成型 | 第137-138页 |
·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的早期规范 | 第138页 |
·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治理体系的形成过程 | 第138-139页 |
·《巴塞尔协议Ⅱ》对资产证券化规范体系的主要特点 | 第139-141页 |
·巴塞尔协议关于资产证券化治理的晚近发展之研讨 | 第141-144页 |
·巴塞尔协议晚近变化对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 | 第144-145页 |
·解决跨境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的未来走向探讨 | 第145-148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法律冲突条款在现实生活中的调和 | 第146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复杂性亟待以一揽子方式解决其法律冲突 | 第146页 |
·跨境资产证券化的实体私法统一化与金融立法全球化潮流 | 第146-148页 |
7 我国实施跨境资产证券运作中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建议 | 第148-161页 |
·我国实施跨境资产证券化业务概况 | 第148-150页 |
·我国开展跨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现有实践 | 第148-149页 |
·我国进行跨境资产证券化操作的法律环境 | 第149-150页 |
·我国开展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 第150-156页 |
·人民币国际化视野下发展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第151-152页 |
·开展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152-154页 |
·当前在我国开展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 | 第154-156页 |
·以离岸人民币资产证券化为先导的跨境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展望 | 第156-161页 |
·当前阶段的冲突法完善建议 | 第156-158页 |
·中长期的实体立法思路 | 第158-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7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