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5页
  (二) 案例分析法第15-16页
  (三) 比较研究法第16页
 四、 研究内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6-18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页
  (二) 研究难点第16页
  (三)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8-32页
 一、 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第18-19页
  (一) 新媒体的概念第18页
  (二) 新媒体的特点第18-19页
 二、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特征第19-22页
  (一)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基本概念第19-20页
  (二)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类别第20-21页
  (三)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基本特征第21-22页
 三、 政府舆论引导第22-24页
  (一) 政府舆论引导的概念第22页
  (二) 政府舆论引导的意义及内容第22-24页
 四、 新媒体下的政府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第24-29页
  (一) 新媒体在政府舆论引导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的正面效应第24-28页
  (二) 新媒体在政府舆论引导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的负面影响第28-29页
 五、 借力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第29-32页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新媒体的关系第29-30页
  (二) 大力借助新媒体的正向引导作用第30-32页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对社会安全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2-36页
 一、 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一) 政府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第32页
  (二) 信息公开不到位导致政府公信力不高第32-33页
  (三) 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缺失第33页
  (四) 官员问责复出机制不完善第33-34页
 二、 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36页
  (一)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第34页
  (二) 媒体角色定位不清第34页
  (三) 对待公众有失信任第34-35页
  (四) 政绩观念久除不祛第35页
  (五) 制度不明权责不清第35-36页
第四章 西方国家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舆论引导的经验及启示第36-41页
 一、 西方国家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舆论引导的主要做法第36-38页
  (一) 美国信息共享系统完备第36页
  (二) 法国重视对媒体的管理第36-37页
  (三) 英国的法规和机构健全第37-38页
  (四) 德国重视与媒体的互动第38页
 二、 西方国家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舆论引导的启示第38-41页
  (一) 建立媒体联动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全过程的舆论引导第38-39页
  (二) 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系统第39-40页
  (三) 注重公民、政府与新媒体的互动第40-41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的对策第41-48页
 一、 健全政府舆论引导机制第41-43页
  (一) 建立统一的舆论引导机构第41页
  (二) 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分工第41-42页
  (三) 规范政府舆论引导的流程第42页
  (四) 保障常态协调运作第42-43页
 二、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中的网络管理第43-44页
  (一) 畅通舆情搜集渠道第43页
  (二) 搜集网络舆情第43页
  (三) 多渠道整合信息第43-44页
  (四) 组织专家分析舆情第44页
 三、 提高政府运用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第44-48页
  (一) 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第44-45页
  (二) 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第45页
  (三) 警惕舆论污名化现象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政府在重大灾难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下一篇:我国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